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5/05/2017
罚款制度6月1日开跑.自家垃圾自己分类
作者: limlc

6月1日,你一定要记住这个日期!

这一天,槟州迎来源头垃圾分类政策,开始落实罚款制度,惩罚没有把垃圾分类的民众。民众必须把厨余及一般垃圾,与可再循环物品隔开处理。

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日前约访威省市政局主席、秘书、市议员和相关部门主管,也上门拜访,看看他们如何身体力行树立榜样,指点群众如何分类垃圾。

首位上阵亲自指导的是威省市政局主席拿督麦姆娜。

The Signature成首批垃圾分类社区

为了方便自己上班,麦慕娜与夫婿2015年决定在威省购置新居,当年年底从槟岛迁至威省,搬入位于北赖新路的“The Signature”公寓。由于孩子都已经长大,各自在外地工作或深造,麦慕娜也能更专注在住宅,配合共管机构实行更有效的垃圾分类措施。

The Signature共有142个住宅单位,平常的入住率大约70%,其余的业主在周末、公共假期或学校假期时才到公寓短暂居住。但是,麦慕娜去年趁市局正式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后,不只以身作则把垃圾分类,也在自己的社区推动垃圾分类的教育活动,The Signature也成为第一批响应垃圾分类政策的社区。

The Signature去年6月19日为住宅楼的垃圾分类举行推介礼,当然由麦慕娜亲自主持。

推行初期居民闹笑话

推行垃圾分类的初期,居民闹了不少笑话,在共管机构正面教育下,居民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从一年前的一知半解,很多居民如今已经成为垃圾分类高手。而且,共管机构不只收集可以循环的废料,同时收集居民的厨余,过后才改变成为其他产品。

“共管机构在市政局配合下,派送免费的收集厨余容器给居民,但是,居民似乎害怕弄脏容器,一开始时把厨余装入塑料袋,然后丢弃在每层楼的大容器里。我们当时真的是啼笑皆非,共管机构经理艾迪只好通过即时通讯程式的广播群组,教导居民正确的丢弃厨余方法。”

麦慕娜和一些居民不断通过艾迪转发讯息,同时获得市局的地方议程21负责官员周荣生的协助,不只解释如何处理厨余,包括如何摆放可以再循环废料的方法,并于布告栏上张贴图文并茂的解说。

今天,居民几乎都学会了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过去一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夫主导家中垃圾分类任务

麦慕娜笑言自己虽是市局最高决策人,也频频出席处理废料的教育活动,但回到家中时,爱护环境运动分子的丈夫反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主导了家中一切的垃圾分类任务。

“我的丈夫会把可以循环的垃圾整理排列,然后主动处理厨余,我很少需要亲自倒掉厨余,一切都由他亲力亲为。”

如果是可以再使用的厨余,譬如橙皮就会成为麦慕娜浴室内的天然磨砂护肤品,或是当作暂时性的芳香剂。

其实,另一个原因是麦慕娜丈夫是烹饪高手,只要是在家中用餐,几乎由她的丈夫亲自下厨。这也是麦慕娜甚少处理厨余的原因。

垃圾再循环率高达95%

根据周荣生提供的数据,The Signature的垃圾再循环率高达95%,可以说是相当高的成功率,剩余的5%相信是居民还不懂如何处理,只能当作一般的垃圾丢弃。

同时,在居民丢弃的所有垃圾当中,厨余只占了大约四份之一,数量不算很高,相信是单位的入住率还未满,以及居民并非每天煮食所致。

麦慕娜早前在日本川畸市参观当地的绿化城市时,就被当地市政府的完善处理废料过程深深吸引。

“它们设下完整的处理垃圾过程,从源头到最终阶段,这家企业生产的垃圾会被另一家企业处理成其他产品,日本部份城市甚至强制居民必须在洗碗盘的流水口安装厨余研磨机,污水过后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池里。”

回至威省后,麦慕娜将在峇都交湾推出类似川畸绿化城市的方案,但规模会小很多,主要是试跑川畸绿化城市的概念,让威省人民参考,未来更可以揳推动成为保护环境方案之一。

“可惜的是,我向英达丽水提出上述建议后,才获知现有的污水处理池还不适合收集已磨碎的厨余。”

部份外籍租户不懂垃圾分类

对艾迪来说,共管机构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一些外籍租户不懂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如果是韩国籍租户,我们之间虽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是,他们入住公寓时,不曾查问公寓有没有垃圾槽,反而是每次主动把各种垃圾带到底楼的集中站丢弃,至于一些国家的租户,共管机构职员到了今天还要不时提醒他们,我相信他们在思维和心态上的不同,以及缺乏垃圾分类的教育是主要原因。”

即使居民不亲自到集中站丢弃垃圾,共管机构安排的工人每天也会到各楼层收集,集中站内的垃圾每两天由市政局工人清理一次,不包括星期天。

所有能够再循环的废料暂时收在家中,纸盒满了才拿到集中站丢弃。(图:星洲日报)
公寓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垃圾桶,艾迪身旁的是专门收集可以再循环垃圾。(图:星洲日报)
底楼垃圾集中站内注明各种垃圾的分类,居民也从当初的一知半解,慢慢变成了垃圾分类高手。(图:星洲日报)
麦慕娜把厨余倒入走廊的厨余容器。(图:星洲日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