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9/2017
勘测国油命脉(完结篇):“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改革”.国油走向新能源时代
作者: kychia

想像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靠着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我们将沉甸甸的金属打造成入水能浮的大船、翱翔云海的飞机,甚至是钻研出如何开采沉淀在海底数千公尺的石油技术,将石油打造成影响世代的能源之王。

但是,自古以来盛极必衰,石油在统治能源市场近一个世纪后,带来重度污染和环保问题,使得新兴能源等反抗势力迅速崛起,步步向权力之椅逼近,让凭着石油起家的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也不得不开始反思和重新定义能源(Reimagining Energy)的重要性。到底国油如何重新定义能源?本期我们诚邀国油总裁兼首席执行员丹斯里旺朱基菲里来说明。

在国油双峰塔42楼的石油俱乐部,鸟瞰整个首都的繁华,阳光撒在建筑外墙的铝合金建材上闪闪发亮,眼前所见的美好与饱受国际油价萎靡所苦的国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旺朱基菲里在最困难的时候,接过这家财富500大企业首席执行员,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这家42年历史的国企内藏的问题清理干净,并注入新颖的文化和理念,引领集团走向新能源时代。

评估可行方案

在这场为时1小时的访谈中,旺朱基菲里不断强调良好资产组合的重要性,而新能源显然也是其完善资产组合的一部份。

“我们需要为国油的长期打算做好准备,但集团仍在鉴定合适,以及有利可图的新兴能源价值链环节。”

他坦言新能源将带来长期投资的机会,但集团不会因其他能源巨头积极投资就贸然行动,唯有在经过完善的评估和机会鉴定后,才会深入探讨,甚至是收购其他模式的再生能源作为投资。

“我们仍在评估,直到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方案为止,否则我们不会理会外界的杂音。”

格宾太阳能发电厂投运

根据国油《201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Sustainability Report),国油现已开始在再生能源试水温,其位于关丹格宾(Gebeng)的太阳能独立发电厂(IPP)已在2013年投入营运,所生产的电力将销售和衔接国家电网。

该座以光伏(Photovoltaic)技术为基础的发电厂年发电量达到12瓦时(GWH),足以满足4500户家庭需求,并可每年削减800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除关丹太阳能发电厂外,国油也在城中城阳光广场(KLCC)、南北大道Solaris Putra和新街场大道(BESRAYA)Solaris Serdang油站设立太阳能PV示范工程。

未来20年
油气仍是核心业务

尽管国油未来可能拥抱再生能源,但旺朱基菲里认为,在未来的20年(2037年),油气仍是国油的核心业务所在。

“从全球能源组合来看,油气仍将占总比重的55%,再生能源比重为18%。”

“转型未达终点”

虽然国际油价在今年回稳至每桶50美元以上水平,但油市是否已经走出低谷仍不得而知,因此旺朱基菲里认为国油的转型计划还远未到终点。

“当油价大跌时,我最先想到的是这对国油财务的冲击,但著名物理学家玛莉居礼(Marie Curie)说过‘生活中没什么可怕的事,只有需要被了解的事。现在理当多一分了解,才能少一分担心害怕’,因此我们没有时间恐惧,必须去了解肇因,并找出应对之策。

他说,2014年油价从高峰急坠,叫整个领域措手不及,毕竟整个领域都沉醉在百元油价的欢愉之中,但国油非常的幸运,能及时解决所有意外冲击,但这更多是靠着“直觉”(Gut Feeling)式的策略应对。”

逆境求存
需彻底调整思维行为

他补充,集团正面对油价长期低迷的窘境,国油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宜之计,需要对思维和行为作出根本性调整,以确保集团不只是能在此次逆境中生存,同时确保国油未来业务的可持续性。

因此,国油在2015年推介了“仙人掌工程”(Project CACTUS),一个即可解决当前紧急问题,同时又能满足中长期发展需求的方案。

打造更好资产组合

旺朱基菲里认为,虽然当前逆境叫人措手不及,但自己将之视为“拨云见日”的考验,是国油的一大机遇,而如何解套将使得集团变得更为强壮,更具营运效率,并通过更好的资产组合迎向未来增长。

“我认为集团现表现良好,我将之归功于员工、领域伙伴,以及所有前任领导。所有前任领导在掌舵时都孜孜不倦发扬光大我们完成国家‘信托’管理者的精神,良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以履行我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他说:“这不是简单的旅程,但我们的财务表现已清楚说明了成果。就算市况严峻,国油的获利纪录仍在延续,信贷评级也获得保持。”

在油气和相关产品价格回扬,以及转型计划奏效,国油截至2017年6月30日第二季净利强增320%至70亿5500万令吉,拉高上半年净利171%至173亿5100万令吉,而穆迪(Moody\'s)、标准普尔(S&P)和惠誉(Fitch)分别维持国油A1、A-和A-信贷投资评级不变。

明年油价展望“温和”乐观

展望未来,旺朱基菲里对2018年油价前景“温和”乐观,但国油将延续现有计划,以确保在任何油价的情况下,国油都能取得盈利。

“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但若油价持续下滑,我们可能采取其他的动作。”

他认为,国油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资产组合,集团在脱售阿尔吉利亚、喀麦隆等海外资产后,不排除撤离部份市场,但拒绝透露进一步详情。

“如果相关资产无法在长期内带来良好的回报,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但他补充,国油并不会一昧缩减规模,也将放眼能为集团带来可持续性收入的市场。

“我相信地缘集中,而非分散管理。我相信东盟、加拿大、墨西哥湾等区域,这是我们想要进一步强化的地区。因此这是非常弹性的策略,最终目的是打造出良好的资产组合。”

探讨加拿大其他选项

与此同时,国油虽在今年7月因商业考量取消加拿大西部的360亿美元(约1213亿令吉)的液化天然气计划,但旺朱基菲里指出,集团现为相关活动探讨其他选项,没有撤离加国市场的打算。

“我们在加拿大拥有庞大的储备,加国是继大马后,国油第二大天然气资产储备国,我们会在加国长期发展。”

仙人掌工程6大变革重点

1.强化管理和创造现金

在新石油危机爆发时,国油立即成立许多工作小组,范围涵盖总部、工厂和钻油台等,冀望通过强化工厂和平台效率来达到最佳的成本效益。

削减资本开销省逾70亿

此外,国油也成立盈亏系统,以鉴定各环节的营运效果,让各方实际了解营运情况,并拟定策略来应对。数据显示,自推介“仙人掌工程”

以来,国油已通过资本开销削减等取得逾70亿令吉节省。

2.成本控管

国油是家大公司,难免会存在官僚主义,因此改革重点放在如何简化程序,并剔除部份程序和报告,其中下游臂膀即减免26%的报告。

尽管报告减少了,但日常业务仍持续运转,国油也持续获利,显示出简化工作将可带来成本节省,甚至是工时。

3.工程传递

国油现有诸多工程进行中,因此为控制成本和强化现金流,首要工作就是鉴定符合需要,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工程。

与承包商分享3年工程规划

此外,该公司也开始与承包商沟通和接触,讨论如何传递工程,从而减少工程成本浪费。国油也在去年首度与承包商分享3年的工程规划,给予他们更高的能见度。

旺朱基菲里说:“我们不是向他们担保这些工程都会成真,但至少仍他们可以更好地作出规划。”

他指出,国油需要确保大马油气业更有效率和竞争力,相信通过信息分享,业者可以做好准备,若出现产能过剩,可能会激发领域整合。

“我们需要确保油气业可在震荡环境中生存下去,但在当前的情况下,他们现没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因此我们希望可以重塑整个领域,确保他们在未来更有竞争力、抗压力更强,规模也更大,因这是他们需要往外闯的要素。”

他知道这一点都不简单,毕竟牵涉太多遗产问题,而领域充斥太多小公司,整个过程将非常痛苦,但这是无可避免的。

4.人才

当大环境不景时,许多公司都会削减人才培训开销,但国油仍维持常年的奖学金派发,以及员工开发计划开销,但更追求开销效率,确保钱都花在刀口上。

无意再裁员
惟续调整员工规模

旺朱基菲里表示,裁员是接掌CEO以来做出的最艰难抉择,但更重要的是做出对集团正确的事。

“国油无意展开新一轮裁员计划,在现有环境下,我们5万1000名的员工规模是合适的,但我们将胥视业务发展需求对员工规模进行调整。”

不过,他说,国油现仍在持续不懈进行员工规模调整工作,特别是针对表现不佳的员工。

一名部落客日前宣称,国油计划明年推行新一轮“裁员”行动,拟裁退5000名员工。国油在去年进行的业务检讨行动中,总共有2300个职位受到影响。

5.科技

旺朱基菲里相信科技是带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微分器(Differentiator),就算大环境不景气,集团仍设定常年投资预算6亿至8亿令吉,但只投放在地理成像(Geoimaging)、杂质去除、离子液体(Ionic Liquid)等专注项目。

“科技将是确保我们未来生存的关键。”

此外,《2016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国油也正投资二氧化碳(CO2)捕捉、利用和储存技术(CCUS)研发,同时与科研公司合作研发二氧化碳使用科技,以将二氧化碳转换成化学产品。

6.文化

旺朱基菲里觉得文化改变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改变文化,国油要落实其他的措施将更为艰难,而整个改革计划的成效也欠缺可持续性。

“文化改变,首要从日常体验做起,通过改变员工对公司和周遭环境的体验,进而慢慢重塑文化,最后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成效。”

推6文化信仰

因此,国油通过完善的规划,将公司的工作文化转化为高效和合作兼备的工作文化。为达目标,集团推出了6项文化信仰(Culture Belief),每个人都需理解、内化(Internalization)和实践这些文化信仰。

6大文化信仰,包括:

1.成果至上

2.专注执行

3.营造自主

4.建立信任

5.提供回馈

6.成果分享

旺朱基菲里指出,虽然这项工作仍在继续中,但相信新文化已开始扎根,人们变得更有动力,工作小组间的合作日益繁多,而这些都反映在净利表现上。

“对我来说,文化的转变将使我们在员工心里植入勇于应对挑战的思维,我们无法预见未来将如何发展,但如果我们已准备就绪任何未知挑战,我相信我们未战已先赢了一半。”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