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9/06/2008
山峦环抱.民情淳朴.班台地契难求阻发展
作者: admin

班台新村(Pantai,前称“板底新村”)简介
地点:芙蓉通往瓜拉格旺途中,距离芙蓉市约12公里
面积:无确实面积
人口(班台区):约70余户华裔家庭,约400多人
目前情况:没有明显的发展,年轻一代纷纷外流,属于逐渐没落的“老人村”

(森美兰.芙蓉)华人新村,顾名思义是以华裔为主,然而,当你从芙蓉前往瓜拉格拉旺路时,途中将进入一个华人新村──班台新村,这个新村相信将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班台新村是民情淳朴、生活悠哉闲哉及山峦环抱的小新村,村内只有一条大街,街道两旁以木板店屋及住家为主;在这新村内,虽然处处见到马来人或马来摊位的踪影,但是,各族之间却非常融洽。

新村外貌未随时代进步

与其他的新村一样,班台新村是在紧急状态时期,附近华人居民被集中到该处后才形成;经过数十年的风雨,新村外貌却未随着时代而进步,这主要与新村的土地有关。

班台新村大部分土地属于马来保留地,英殖民政府把居民迁入当地,允许居民兴建住屋及店屋,但是,华裔居民却碍于土地法典,无法获得地契及申请不到土地,目前,真正拥有地契的华裔居民不上10人。

村长郭金欧指出,在没有地契的情况下,造成华裔居民没有归属感,也导致新村发展受阻,使到新一代村民纷纷外流,令华裔居民人数逐渐减少,慢慢形成以乐龄人士为主的“老人村”。

没地契不愿装修屋子

他说,许多村民也因没有地契而不愿装修屋子,让许多屋子保持旧风貌,华裔居民都希望政府修改土地法典,让华裔居民拥有本身的土地作为种植或其他用途。

他透露,班台新村在过去的范围非常大,甚至概括了马来甘榜,附近地区也属于华人新村管理,然而,后来基于政治因素,当地就多了3个居民协会,而且各自为政。

“由于居民协会的管理范围重叠,令居民协会及新村的范围模糊不清,居民也无法说出新村的正确面积,街道上的指示牌只写着班台镇,并非班台新村,更何况班台新村不像其他华人新村,拥有本身的牌楼。”

他说,由于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难以计算“新村”的人口与面积,目前,班台的华裔有约400余人。

瀑布:曾发生溺毙事件而被围

数十年前,班台新村附近的森林有一座瀑布,吸引许多外地人前往,然而,十多年前发生一对马来姐妹花溺毙事件后,当局就把瀑布围起来,禁止任何人进入,再也没有发生溺毙事件。

夺走人命的是瀑布下方深40多尺、面积只有约100平方尺的小湖,由于湖底的漩涡会把游泳者卷入,不知情的外来者往往因此丧命,据悉,这个湖前后已夺走六七条人命,而且都是外地人。

也有人声称,一些死者是看到湖内的“金龙鱼”后,为了寻找鱼儿而没顶。

由于瀑布已鲜有人迹,难以寻得入口,所以,图为瀑布附近的河流。

宏伟的建筑物:为安顿孤儿而建

班台新村的入口处,有一座看似“皇宫”的宏伟建筑物,吸引不少路过者的眼光。

据了解,“皇宫”是一名拥有头衔的马来发展商为了安顿孤儿而兴建,然而,由于“皇宫”建在河边,也没有打桩,因此,当局基于安全理由,拒绝发出入伙纸。

班台华小:30年代创立

班台华小是在30年代创立,它的原址是在大街旁,之后却因地主要收回土地,在华社的努力下,才于2001年迁入目前的新址。

该华小面积不到1英亩,只有一排双层建筑物,学生50余人,教师5人,在鼎盛时期的70年代,学生人数一度达到123人。

80年代的大火:13木板店屋被烧毁

班台新村在80年代中发生大火,把大街旁13间木板店屋烧毁,损失惨重,所幸没闹出人命。

部分灾民在火灾发生后迁离新村,政府也在该处兴建店屋,如今都由马来人经营。

完全没有神庙:碍于当地是马来保留地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庙宇,但是,已有50年历史的班台新村,虽然村内华裔多以民间信仰为主,但是,当地竟没有任何庙宇或神坛,这主要碍于当地是马来保留地,所以无法兴建庙宇。

曾经流行喝尿保健:指喝尿能防百病

班台新村在约20年前,开始流行“喝尿”保健法,人数一度达到10多人,试过此法的人也指喝尿能防百病,甚至把它形容成有“妙不可言”的功效。

据悉,目前仍公开维持此保健法的居民仍有数人。

美食:“冷刹”品质大不如前

60年代及70年代,班台的“冷刹”(langsat)远近驰名,当地种植的冷刹不只体积大,果肉更是甜美,无奈在缺乏照顾的情况下,当地盛产的冷刹品质已大不如前,产量也减少。

居民搬迁:无就业机会导致村民迁移

没有发展及就业机会导致许多华裔村民搬走,513事件发生后,当地有数十户华裔居民搬走,是最多居民在同时期搬迁的一次;目前,搬离该村的住户已超过百户。

村民的话
何丽珍:生活闷无就业机会无娱乐(20岁,美容学院生)

我的朋友大多数毕业后都到外头工作,一些则举家搬迁,他们都鲜少回来,所以,我毕业后也会离开这里,我不会在此发展或生活。

这里的生活相当闷,没有就业机会,也没有娱乐,虽然我在这里成长,但我不会对此感到眷恋。

潘锦炎:退休后才回来这里(64岁,退休人士)

我的6个孩子全在外坡工作,我原本也在外地打拼,退休后才回来这里,目前只有我与太太同住,这里的孩子长大后,都会自动到外工作,因为根本没有什么发展。

班台新村生活水准低,生活还过得去,适合养老。

村长郭金欧:习惯乡村人情环境

我已习惯乡村的人情、环境与交际,友族也相当友善。

我对新村的发展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能发展虽好,保持现状也不错,但是,若过度的发展将破坏新村的环境,治安也出现问题,至少目前村内没有什么治安问题,晚上不关门就出门也不担心有事情发生。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