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1/07/2008
莫家浩.启动后陈徽崇时代的思考
作者: admin

陈徽崇老师的离去,不仅是新山音乐界的损失,让所有关心文化艺术的大马人不胜唏嘘。陈老师临终前仍惦记不忘的,仍是有朝一日能在这座被惯称为“文化沙漠”的边城,伫立起一座正规的音乐厅。夙愿未了,不仅是老师的遗憾,也是社会的遗憾。

关于为何音乐厅建不成的疑问。我们从来就不缺乏现实的解释。笔者关注的却是一个假设问题:如果真的建成了音乐厅,它能在这片沙漠中自立生存吗?沙漠论者总认为,新山缺乏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但在中学层面,仅论陈老师服务过的宽中,每年就有上百名参加校内音乐团体的学生毕业;全市范围内,私立音乐学院和琴行不在少数;放眼望去,父母让孩子学乐器早已蔚为潮流。学音乐的学生多了,音乐老师也不会太少。敢问新山音乐,真的无人乎?

如果不是人数在作祟,显而易见,这便是心态的问题。大众在接触音乐文化时,看中的是它的功利性、实用性和表演性。弹得一手琴曲,既是可供炫耀的才艺,也能在琴弦中闻出上流的气息,甚至可以成为日后谋生的工具。这是多少父母让子女学音乐的动机,也是扭曲孩子们对音乐艺术观感的祸首。乐观的说,音乐对于新山人而言,至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被视为无用垃圾。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仍处在一个过渡的位置:是香水,不是空气;是燕窝,不是米饭。是食之有味,弃之也不太可惜的生活鸡肋。

改变群众的观念,这应该是新山音乐艺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们的奋斗目标。但作为抱怨“曲高和寡”、“时不我予”的一方,未必不需担负任何责任。按笔者观察,本地的音乐艺术诸君,有时太风雅到了只能孤芳自赏的境界;有时又太庸俗到了年轻人都难以接受的地步。把握不好雅俗共赏的平衡点,已经是业内与界内的常态。其实不管是教育大众还是启蒙大众,漠视了大众意志和需求,便等同于不对症下药,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能与大众起共鸣的音乐并非总是鄙俗,而是它能扣动百姓的心弦。于是一首《传灯》可以传遍全马,感动了至少一代人;于是节令鼓鼓声可以传遍世界,影响整个华人圈。

平心而论,新山的环境条件并非太差。这里的人口、经济都有一定规模,处在首都和邻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让这座城市的日常充满激荡。与其指摘为沙漠,笔者更乐意用“文化沼泽”来形容它:沼泽固然举步艰难,但只要疏导得宜,终能化为良田。诸君应当意识到,在推广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是要讲求策略的。坚持草根如陈老师等先辈们,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播下最初的种子。如今正是时候,让我等褪下高贵的礼服,换装为音乐的吉普赛人,穿街走巷,用人们听得懂的音乐去感动群众、纠正群众心态。待到街头巷尾乐声漫溢时,汇聚起来,便是最动人的交响曲。

从过去的中秋园游到现在的古庙游神,新山总握着一支能将草根激情和文化艺术粘合起来的“万能胶”。在后陈老师时代,如何进一步让人们对音乐“上瘾”?如何将一座城市化为雅俗并蓄、处处音符的音乐厅?现在,又是新山人该开始动脑的时候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