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06/2010
凯林拉斯兰.上海
作者: admin

对那些害怕中国崛起的人而言,北京予人一种不安的印象,偶尔看似沙文主义、独裁又专横。然而,随着上海世博会于5月开幕,中国展示了稍微有别以往的一面。两座城市间有许多相似的特点:像高度发展的浦东地区与世博会本身预计花费掉的500亿美元。可是,上海的魅力与历史的北京大不相同。

上海策略性的地理位置位于扬子江江口,还有相对年轻化与更国际化的特色早已使这座城市摇身成为活力十足的商业中心。而且,上海个体公民的地位更为显著。人民与领导人之间的力量对比,在不知不觉中经由上而下的模式从北京转移至这里来,反之,个体主义则透过消费者主义抬头。

上海是我最喜爱的华人城市,部份原因是因为我从香港抵步时第一眼见到的是上海海景,那浪漫的景观是我历久弥新的回忆,将伴随我直到老去。

从现在起直到10月,世博园预计吸引约7000万至1亿名游客(大多数是当地人)前往参观。他们将有机会体验这非凡的景观,尽管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欣赏。他们亦有机会参观各国展览馆(根据网络报导,英国、波兰、芬兰及俄罗斯馆是众多国家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和其他炫耀这座城市耗斥巨资打造的现代化景点。

中国这么卖力,无非是想藉此刻划出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未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确,世博会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崛起成为全球事务中心的力量。正当欧洲(随着希腊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纾困金)遭受一系列金融危机打击的同时,经济大权转移到亚洲的现象变得更为显著。

当然,中国的再崛起有一些略微荒谬的层面──譬如说,当局力图阻止当地居民身穿睡衣走在大街上,受到广泛报导。如果你曾体验上海的暑气,肯定会了解个中原因!

然而,如上所述,上海是一个年轻城市,因此比其他地区来得活力充沛。它少了北京的历史包袱,所以更加开放、接受度更高。比如说,我曾注意到,口操非中文语言的华裔人士在北京碰到麻烦的机率比上海来得大。

上海,极其讽刺地在大多数华裔认为颜面尽失的时期开始崭露头角,以1842年《南京条约》为起点。那时,欧洲列强前所未有地获准在上海市内建立租界。因此,集外国商业利益、国际政治及地方能源为一体的上海一跃而起,成为1900年代上半叶亚洲顶尖商业中心。

上海现代化的经验大大弥补了该城市不曾有朝代建都于此的不足。清朝灭亡,中国茍延残喘的当儿,上海成了新思想与振兴国家的避风港。除了青春洋溢,这也意味着上海代表了中国最大限度的开放。

其实,许多20世纪最重要的创新工业如广告、大众媒介、电影及流行音乐通过上海进入中国内地。与西方文化强国订立契约,对该城市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冲击。

多位诸如徐悲鸿、刘海粟及林风眠等画家以西方技术(尤其是油画)试验,设法融合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外国风格。同时,平面艺术及蓬勃发展的出版工业改变了传统华人的眼光,引领他们挑战公认的常规。时尚与新式的玩意儿受到大力吹捧,女人开始穿起摩登的旗袍。

所以,当你到上海游玩时,千万要记住这个城市能让你领略中国的将来:活力四射、个人主义至上及吃喝玩乐。但愿中国在未来10年崛起时会是这么一副面貌。(译:曾慧金)

【热点新闻:2010上海世博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