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5/2011
恐袭将更不可预知
作者: admin

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首脑奥沙马后的第二天,奥巴马总统称这是美国美好的一天,世界因为奥沙马之死变得更安全。此次美军发动袭击奥沙马,令人想起电影《桃色风云摇摆狗》,故事是美国总统于竞选连任前夕,因闹绯闻而困扰不已,于是,由幕僚找来好莱坞电影导演史丹利为其“制作”一出对付国际恐怖分子的假新闻,在电脑合成的虚构影像中,美国军民与受害民众的惨苦形象被塑造而出,而美国总统打击恐怖主义的正义形象变得无比高大、正确、光荣,并在爱国主义热潮中,转移绯闻焦点,顺利当选连任。

此次奥沙马被击毙,有人认为有助奥巴马提升民望争取连任,不过我们对此看法有所保留,因为如果接下来基地组织全力反扑,在美国各地发动连串的恐袭,届时最大的受害者反而是奥巴马与美国人民。诚然奥沙马遭狙杀,奥巴马此举正符合美国民众遭受恐怖主义威胁后心理上的需要,而成为人民的保护者,大大平抚了饱受惊吓的民众情绪。

然而,整个事件的后续发展却有值得省思之处。首先,“后奥沙马时代”恐袭势将益趋频密,且令人难以捉摸。在70年代,所谓恐怖主义还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甚至有着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背景;例如爱尔兰共和军、中东的巴勒斯坦恐怖组织,皆是如此。他们的行为诚为可恶,但其中仍带有民族自决的背景,例如慕尼黑奥运村那样的悲剧,国际间虽予强烈谴责,但是却并非完全没有同情之声,而至少第三世界国家大多是持同情立场的。当时的恐怖组织内不乏知识水准很高的人物,他们有执着不渝的理想,也有着他们自认为正义的目标,认为自己是不惜牺牲名誉,乃至生命而为理想奋斗的志士。但是,现时的恐怖活动不但已然“量变”,而且也已“质变”,不但规模变小了,正义目标也没有了。

具体的说:“后奥沙马时代”的新恐怖分子将不再局限于恨视西方、宗教价值观的对立,而是他们理念更难捉摸,行动更难预测;浅近一些来看,社会贫富不均、对西方控制国际经济的不满,以及宗教派系的倾轧、斗争,构成了潜在的因素。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这种潜在的不满情绪。但当少数偏激分子怀有极端的不满与仇恨时,一遇刺激,妒恨心与报复心极容易油然而生;于是,为了发泄其不满而不惜殃及无辜,对政府或对某个阶层采取残酷的手段,也便不足为奇。因此,若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与威胁,治本之道,应在于致力消除政治、经济乃呈各个层面上的不公平现象。

其次,对付恐怖主义的方法有很多,但以暴制暴对付回教恐怖分子,其效果恐怕相当有限,奥沙马被击毙后,某些激进组织的网络论坛已经出现要报复的帖子,这是一个警讯,而美国政府也及时向其国民发出全球旅游警告,可见白宫当局也警觉到基地势将全面反噬。对回教基本教义派的信徒而言,即使国际恐怖行动,在其宗教价值观看来仍是正义、奉献给上苍的“圣战”,是正义与邪恶的对抗。然以美国价值(以奥巴马为代表)来看,则回教世界可能是封闭、落后、神秘、邪恶的象征。因此,有两种文明对抗的理论。双方自持己见,以恐怖主义和镇压行动相对抗,未来恐怕还会有更多冲突。证诸过去10年,正是“愈反愈恐”实质回应。

再次,此次奥沙马在距离巴基斯坦军事学院附近被击毙,而且美方行动前事先未告知巴方,美巴关系可能复杂化,而且也触动了回教世界的敏感神经。端看回教世界对此事保持缄默,即使温和的沙地、埃及迄今也未表态,或许一股集体性的反美风潮正蓄势待发,而激进的伊朗、叙利亚暗中会不会支持更多恐怖主义活动?换言之,美国的以暴制暴将收到镇压效果?抑或升高对抗?这些恐怕是奥巴马及美国民众必须面对的课题。

【热点新闻:美军击毙奥沙马】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