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6/2013
梁文道.理性的代价
作者: admin

“公共讨论沦为污名化的游戏,而非更好理由的追逐。问题不再是可供分析的‘谁更合理’,而是难以验证的‘谁更忠诚’。人们最终忘记,讲究公共理性(public reason),本来就是民主的一部份。这里所谈的公共理性,并非之前温和派用以规约公民行动和情感的所谓‘和平理性’,而是一种自治原则”。看到陈景辉书稿里的这一段话,真是感慨。当年我们最怕听人教训大家“要理性一点”。比我年轻,也比我更有行动力的陈景辉尤其不满那套“和平理性”的说词。不料转眼数年,现在却轮到他站出来忽吁理性了。

才不过五、六年前,香港人还挺喜欢把理性当成挡箭牌,用以躲闪一切关乎价值和立场的认真追索。今天我们则变成一群试图在一切文字和言论之中迅速发现立场,并且拿住立场死缠不放的信徒;甚至将陈景辉这类还在倡言理性的人打作“理性霸权”。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难道香港人终于醒悟,了解到立场和基础价值的重要,不再为那套伪装客观的“和平理性”所迷惑?

我有点怀疑,如此迅速的颠倒并不是真正的成熟与进步。在不愿意谈半句立场问题,与只关心立场问题之间;在极端的虚无,与极端的狂热之间;也许只不过是隔了薄薄的一张纸而已。两者共同的地方始终是理性之匮乏,前者是单纯地描述不同立场的存在,然后中断理性的深入分析;后者是单纯地选定一个立场,然后拒绝理性的展开差异。换句话说,这两种社会政治取态只不过是一块铜板的两面而已。就像一个人从什么都不相信的犬儒,急速转化成最死忠的狂热信徒;这种转化的内涵,往往十分可疑。

难怪陈景辉的文章老是令我觉得吃力,并非他的行文用字有毛病,而是他的立场太尴尬。一方面是个街头行动派,要开足火力揭穿“和平理性”的面具;另一方面又是个时局之中的思考者,要冷静下来重申“公共理性”的必要。左支右绌,两面不讨好,这大概就是理性的代价。(理性之二)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