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3/08/2013
杨照.摊开来讨论“日据”和“日治”
作者: admin

即使是教育部延聘的专家委员会,也没有权力垄断历史解释。换个方向看,教育部延聘的专家委员会,如果他们真的是历史学家的话,更不应该用垄断历史解释的方式来订定教科书的内容。

“日据”或“日治”,牵涉的不是文字上的对错,而是更广泛的史观,其背后有不同的立场。这件事会引起争议,就是因为台湾社会的现实,对于那50年间的台湾历史,有着不同的立场。这里面有认同问题,这里面更必然牵动复杂、敏感的族群记忆。

处理这种事,因而就是不能简化成开开会,强制从“日据”或“日治”中间选一个就好了。如此处理,从现实面看,是不尊重台湾社会的现实,强制压抑、甚至取消部份人的立场;从知识面看,这更不是教导孩子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孩子应该从历史学到的,是复杂多元的人类经验,如果不从这种角度学习,他们吸收的历史知识,怎么可能有助于他们认知、理解现实,又要如何发挥“以古鉴今”的效果呢?

“日据”或“日治”,本来就应该摊开来讨论,不应该当作是关门的官僚作业。就算摊开来讨论,以台湾社会目前的认同与记忆实况,都不可能得到一个共识答案,因而回到历史知识的立场上,我们的教科书也就应该将这样的讨论,当作教材的一部份,让学生确切明白历史知识形成会牵涉到的多元因素。

这才是作为公民教养上,我们真正需要的历史知识。不是将历史化为一条条固定答案,交给学生背诵考试,而是透过历史经验,让他们练习看待人类经验的复杂、成熟眼光。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涉及不同立场的看法。从清廷的角度来看,太平天国是“叛乱”;但在孙中山先生的家乡,人们认为那是“起义”.从汉人的角度来看,左宗棠带兵西征,开拓了“新疆”,但在原本居住该地的维吾尔人记忆中,那是一场痛苦血腥的抵御外力侵略战争。

定于一尊,只能有一种角度看法的历史,不会是好的历史知识,更不会是好的历史教材.我们的专家学者们,不能连这样的史学基本常识都没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