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6/2014
赵琬仪.软硬兼施
作者: admin

新疆接连发生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当社会各界痛斥暴恐分子丧心病狂之际,关注新疆社会发展的各方舆论也忧心新疆经济发展步伐是否会受牵累,社会一些人对维吾尔族人的歧视会不会更加严重。

解答这些疑虑的核心问题是,新疆软件工程建设若跟不上硬件发展,新疆的一些乡村地区将继续成为暴恐滋生的温床。

在乌鲁木齐早市暴恐袭击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周的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采取特殊措施支持南疆的发展。从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可看出,在面对暴恐威胁挥之不去,甚至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于新疆发展和建设的布局,着重点不仅在于灭火,也讲究预防火苗生成。

此次中国最高领导人特别点名南疆,说明了当局正视南疆的特殊性,是下来施政重点。南疆在新疆地区之中,社会较封闭、宗教影响较深,县内一些乡村较容易成为受极端宗教思想的温床。

报道指出,新出台支持南疆发展的特殊措施中,教育方面包括全面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生政策则强调确保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提高地方参与程度,加快新疆对外开放步伐。

教育和就业成为施政重点,显然是针对近年发现暴恐分子多数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而要加以对症下药。而这些年轻人容易受极端宗教势力影响,又和新疆社会、维族人家庭结构的问题有关联。

新疆问题错综复杂就在于它的家庭与社会支援结构问题超出施政者的掌握之中。中国改革开放这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硬件设施建设带来的社会效应不仅是资源与财富分配的问题,还有当地人面对外来因素所附带的社会环境剧变能否相融合的文化问题。

长期关注新疆问题的独立评论人士蒋兆勇分析指出,南疆社会特殊在于它的封闭性,当地乡村多受宗教影响,能说汉语的当地人也少;可耕地少,农家欠收入,以致贫困人口越来越多;离婚率高,小孩多由长者带大,长者逝去后,年轻人便流离失所。

据官方透露,乌鲁木齐早市暴恐袭击事件的5名行凶者均来自南疆的皮山县。人民日报社下属的《环球时报》记者在暴恐事件后的第三天(24日)抵达皮山县采访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篇报道在一个程度印证了专家学者对南疆社会特征的一些分析。

据报道指出,当地的巴扎(市集),除了记者和随行司机,看不到第三个汉族,与维族摊主接触时发现,多数人不懂汉语。即使是小学老师,讲起汉语也显得吃力。受访民众指出,当地人学汉语的热情不高,初中毕业的学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孩子,绝大多数不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

论及当地的贫困情况,皮山县一些乡村的农户家徒四壁,连玉米面都吃不上;当地缺水,因此农作产品品质欠佳,卖不出好价钱。

报道还特别反映,“一些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也加剧了百姓的生活负担。”

回到当局新出台的南疆发展措施,当局虽然考虑到为维族人融入社会主流提供条件,但其成效归根究底还是执行上的细致度的问题。

毕竟即使有免费教育,也需要社会有一定的学习氛围和条件支持;讲究融合,不能依赖单向的依从,更需要社会普遍建立不同民族共生共荣的价值信念。(新加坡《联合早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