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5/12/2014
邱立本.软性恐怖与刚性需求
作者: admin

这是结束的开始,还是开始的结束?在香港占领运动全面清场之后,却出现“流动占领”的风波。一些组织打着“购物”之名,高喊“鸠呜”(粤语:购物的普通话谐音),在旺角滋扰商户,高喊口号,与警方展开了另类的城市游击战。

他们的理据就是“真普选”,推动香港的民主,认为这样消耗警力,也可以对商户形成压力,从而对香港特区政府与北京施压。他们背后的哲学就是“公民抗命”,在后占中时期,展开全面的不合作运动。

但对旺角的商户来说,这是一种软性的恐怖主义。中东的恐怖主义,将一个超级商场炸毁,说是为了一个崇高的建国理想,不惜让很多无辜的人死亡;而在香港,为了一个崇高的政治理想,则可以让很多无辜的人受到损失,唯一的分别是:香港的“鸠呜”没有将人炸死,而是要将很多商户累死,面对种种羞辱。

旺角的商户认为这是一种软性的恐怖主义,和金钟的“固定占领”一样,看似没有流血,但它在逻辑上是一样:为求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牺牲第三方的利益。

从“固定占领”到“流动占领”,都暴露了香港一些政治组织的思维方式,看似理直气壮,但其实歪理十足,自欺欺人。因为如果这样的逻辑成立,别人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冤冤相报,伊于胡底,终致法治崩坏。

但另一方面,香港在占领行动之后,全民都须面对如何弥合社会裂痕的问题,而从经济学来说,当前香港的民主政制之争,其实背后是对社会公正的“刚性需求”,不满贫富悬殊,不满年轻一代没有“往上流动”的机会。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平均月入1万港元左右(折合约1千200元美元,只能住在房租4千元的“劏房”,或是当“啃老族”,和父母同住。

很多的新一代,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陷入宅男的生活中,往往化身为键盘战士,进入激进派的气场,不能自拔,最后甚至变身为街头战士,参与“鸠呜”行动。

这也是香港的悲剧。经济的矛盾与政治的矛盾交缠,而在当前权力格局中,执政者都找不到出路,而只是因循。特区政府这一年来财政盈余飙升,收获房地产狂潮的巨大利益,政府富有,但新一代和基层贫穷,当局没有办法冲出结构性的限制,化解年轻人难以安身立命的焦虑。

也许只有一个更积极、更大胆的政治经济改革,才可以冲破当前香港的死结。街头的躁动,背后是新世代的焦虑。香港人要拒绝软性的恐怖主义,但却要拥抱寻求社会公正的刚性需求。

【相关新闻请点大事件:港民“占中”争民主】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