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1/2015
郑丁贤.大水灾时,他们在哪呀?
作者: admin

我有一个疑问,东海岸大水灾当儿,土权和伊士玛的头头和支持者们,他们都去了哪儿呀?

我翻遍资料,在这两个星期,看不到土权依布拉欣阿里的新闻,而伊士玛的最后消息,是要阻止穆斯林在圣诞节向国人说Merry Christmas。

我的意思是,土权和伊士玛打起名堂,不就是要捍卫马来民族的权益?保护穆斯林的地位?

在大水灾这个节骨眼,从彭亨、登嘉楼到吉兰丹,这是全马的马来钮带(Malay belt)地区,马来人口比率占90%以上。

土权和伊士玛如此的组织,可以本着它们的宗旨,在这个时候动员人力和物力,启动它们的力量,造福数十万灾民。

而根据依布拉欣阿里过去的说辞,要土权聚集万人,绝对不是问题。

但是,我看不到土权,也看不到伊士玛,从灾时到灾后。

相反的,我倒是看到很多华团为灾民筹款,一呼百应,大家踊跃捐助;我见证佛教团体如佛光和慈济,在第一时间动员,不惧路阻桥塌水急,赶到灾区救灾和派送物质;而年轻朋友的团体如青运,日以继夜的征募和运送物质,赴灾区送暖。

到今天的灾后,还有物质源源不断,以及义工为灾民清理住所和环境。

很多灾民,包括马来民众,收到这些物质和关怀,感动落泪。

我并不是刻意强调华社大方大度协助友族,因为我相信不需要用种族眼光来看灾难问题;在华人居住的灾区,也有友族协助华裔灾民避难;而军警和消拯队伍多是友族,他们不也一样的救助华裔灾民?

我只是感受到,在真实的环境里,人与人是没有敌意的,尤其是灾难当前,彼此更有能力互助,携手度过难关。

而土权和伊士玛如此的偏激组织,平日敲锣打鼓,要人们相信它们是为了拯救族群和捍卫宗教而存在;但是,在人们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它们不但失去踪影,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一场水灾浩劫,告诉大马人这个事实。人民需要的是中庸和互助,彼此才能共存。

我们需要的是有能力“施予”的团体和人民,提供社会援助和能量,而不是要从别人手里“取走”的组织和个人,破坏社会的互信和包容。

下一次,当土权和伊士玛再搞搞震,人们可以问:“大水灾时,你们在哪呀?”

【相关新闻请点大事件:全民救灾】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