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6/05/2015
叶正浩.郑全行与华裔穆斯林印象
作者: admin

伊斯兰并不允许其信徒在某人背后讲关于其的坏话,若要批评一个人,那么就必须在他的面前讲。所以,笔者在这里也不方便对郑全行作出评价。郑全行固然有他自己的想法,但这不意味着其他华裔穆斯林也抱有同样的想法。

一些华裔对伊斯兰的观感是很负面的。年轻人皈依伊斯兰会遭到家人的反对是预料中事。“家人的反对”仿佛已经是华裔皈依伊斯兰历程的必经关卡。含有这一情节的故事,也仿佛是他们的故事之固定叙事模式。

但叙事模式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近来,马来媒体更倾向突出皈依者“获得家人接纳和谅解”之情节,而不是“遭到家人的压力和反对”。第一电视今年的新春特别新闻也报道年轻华裔皈依者和非穆斯林家人共庆新年。

郑全行是网媒关注的对象。依我观察,郑全行的言论比较倾向政治多过宗教。以政治消息为主轴的网媒关注郑全行其实也是理所当然。只不过,我们并不能通过政治或政客的言论了解伊斯兰。

伊斯兰是涵盖生活一切层面的宗教,当然也包括政治。比如,不毁谤对手,在宣传时不讲骗话,都是伊斯兰对政治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伊斯兰涵盖政治的一个比较简单的体现。至于在政治上推动固定刑、推动宗教法规等,也是伊斯兰政治的一部份,但这不是伊斯兰政治的全部。

华裔穆斯林之所以会被投射负面印象其实也是因为政治。在一个“华巫对立”的情境中,华裔皈依伊斯兰其实等同于投入敌对阵营。子女皈依伊斯兰,其实就代表他承诺不去碰触酗酒、赌博、嫖妓的恶习,做父母的应该高兴,但往往为父为母者都不能马上接受,原因不外于“华巫对立”的意识在作祟。

第一电视的新春特别报道突出“非穆斯林家人接纳孩子皈依伊斯兰”,显示出一种转变。在皈依者的故事中,非穆斯林家人不再扮演压迫者的角色。而在现实中,我们也都会尽量引导皈依者与非穆斯林家人维持良好关系。

回到郑全行,其实他是整个“华巫对立”的故事中的一个主角。叙事者需要一个人扮演“民族叛徒”的角色,而郑全行刚好符合这个条件。

网民对郑全行的评价我不置可否。华社对伊斯兰的负面观感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解除。只有通过双方面的持续对话,才能把矛盾逐渐淡化。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