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09/2015
王会梅.以科技与知识武装自己
作者: admin

今日的华商不少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是国家经济主脉。近日中小型企业面对内忧外患,深受国内外经政发展冲击。

中国“一带一路”策略,引起华商广泛的兴趣,但我们以什么的条件,去面对科技与技术领先我国的中国庞大市场。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须以科技与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迎战,如提升技术,为产品加值,或通过科研开发新产品。

科学、工艺与革新部近年被赋予两项使命,其中一项是提升学校理科生的人数;其二是促进公共机构与大专科研品商业化,将科研品制成商品,促进国家经济成长。

2014年是该部科研品商业化年,曾主办科研商业化研讨会与展览,并出版科研品手册。不过,这些官式活动还是隔靴搔痒,未在普罗大众激起涟漪。如能与商会/中小型公会共策共谋,发动民间私人界力量,较能见显著效益。

首相纳吉刚上任时,除了设立表现管理与履行单位(PEMANDU),也在首相署下,成立了人才机构(Talent Corp)与大马革新机构(Agensi Inovasi Malaysia),后者的宗旨之一就是促进科研品商业化。

该机构编收我国科研机构与大专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品,并征求投资者。首相曾亲自推出第一与第二册称为马来西亚财富(The Wealth of Malaysia)科研品书本。

笔者在主办“青年科技创业竞赛”时,也曾协助两位胜出者纳入产品于待出版的第三册手册,但事隔两年余,却望穿秋水,至今毫无音讯。

该机构也安排商界与学者对话,让后者了解商界的需求,通过科技协助商家提高生产力。笔者在出席这些对话会时,只见政府关联公司与挂牌公司受邀,不见中小型企业踪影。其实,上了岸的的大公司并不一定对开拓新产品有兴趣,反而中小型厂家,野心勃勃的创业青年,甚至是一些常代理国外新产品的直销公司也是潜在对象。

华商不能一味要求政府通过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如降低税务、提供各种财务奖掖/豁免,而必须奋起通过新科技与革新提高生产力。目前国家财务紧绷,政府这方面的作为也有限了。

技职教育是政府与华社共同关心的课题,政府最近在国会通过了技术师理事会法令(Malaysian Board of Technologists Act),俾提高技术人员的地位,进而吸引更多青少年选技职科,而这理事会是属于科学、工艺与革新部管辖。技职教育急需科技加值与养分,以脱胎换骨成为高科技来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台湾与德国的工业发展是由技职教育带动,就是很好的借镜。

在政府一些讨论会上,一些马来学者都推崇国民型华文中学与独中的数理表现;独中向来以数理称着,高中统考数理科普遍被国外大学认为具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水准,所以华社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巴生兴华独中在商界楚翘杨忠礼大力资助下成立了科技大楼,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主办了第五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如配合国家资源,有望能为莘莘学子开拓更康壮大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