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1/10/2016
【框里·框外】回归与传承工匠精神
作者: niki

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与技术,并不是守旧,突破革新也并不一定要和过去对立。趁现在还来得及,更应该回归与传承工匠精神。

两次到斯里兰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的建筑技术普遍易懂,要比Ikea目录表里凑合一个厨房还更简单,也符合人类体力与操作的能力,是一个人可以搬动的尺寸,更使用在地唾手可得的自然材料。对他们来说,维修或建筑一所自己的房子,只是一个季节性的活动:雨季被毁损的墙,日久腐朽的椰叶编制屋顶,则是旱季时的工作,几家人聚合力量,互相帮忙,就可以把家建得又稳又温暖。

反观马来西亚东海岸的人们,若不是在现代化中失去了可以轻松局部修缮的木构房子,就是在木价高涨的当儿失去了可以购买材料的能力;更糟糕的是,他们失去了自给的能力,不能在房屋毁坏后为自己盖一个可以遮天的栖息所,只能等待。

木构建筑是由木构件一个一个叠加在一起,结构可以组装拆卸,或拆下维修,或局部改装不影响主结构,因此有设计灵活,易于整修的优势。这样的建筑一直是马来西亚土著的首选,遇到水灾,抬高的屋子保护了重要的财产,结构件损坏也可以采取局部的补修工作,无需耗时耗力,碰到需要搬迁的时候,还可以因为木结构轻便而整座房子搬走;如果现代需要,要把一所房子用浮台漂浮着,应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它更是一座生长的房子,随着屋主的需要可以不停衍生。

在日本,他们把匠师的木结构技术奉为国宝,让技术不会随着后继无人没落。从公元7世纪起,日本对神社建筑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一定时期(20年或60年)重建一次,所以木结构的建筑技术经久不衰。这样的技术传承稳定了工匠的培育,也有了自给自足的机会,这正是我国匠人缺乏的养料。


北海道神宫1974年烧毁,如果不是因为日本神社工匠的稳定传承,恐怕就无法修复了。(图:作者提供)


斯里兰卡以泥为地,妇女可以随时为屋子铺新地。(图:作者提供)


登嘉楼Aryani里,有一所别处搬来的高脚屋,原来的楼板下空间开阔,在不影响原来结构下,整修後划为接待间。(图:作者提供)


斯里兰卡妇女自己编制屋顶。(图:作者提供)

着重以人为本,物为人用

由个人力量发起的Terrapuri Heritage Village,寻访地方上的工匠,让老工匠带着年轻一辈修复各处收集来的马来高脚楼,希望可以传授技术。可是这样的规模未免太小,而且缺乏后续支持,很快的这些受培训的工匠又要被现代化淘汰而失去了收入,不得不转行。我觉得,大型普遍的培训是必须实行的,木料太贵,可以转用椰树干,从原来的木构建筑技术里发展出适合的结构技巧。建筑的技术如果可以更加以人为主,采取构件的单位就可以普及大众,让每年面对天灾的人们有更经济实惠的选择,唯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达到最快的赈灾效果。

尊重历史和传统文化与技术,并不是守旧,突破革新也并不一定要和过去对立。趁现在还来得及,更应该回归与传承工匠精神。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