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2/11/2016
黄健强VS黄永帜VS陈志新.每道好菜背后都有一个名厨
作者: meewei

厨师存在于社会每一个角落,不仅是餐厅厨师,我们家里的父母也是厨师。厨师把最好的食物带给别人,而食物可以降压,当你在外工作劳累了一天,回到家看到桌上都是自己喜欢吃的饭菜、食物,一天的疲劳都烟消云散。

厨师所扮演的除了是凝聚家庭、把欢乐带给社会的角色外,还是社会的带动者,他们用灵感把创意料理带给社会,带动社会的饮食潮流。

厨师用尽自己一生的时间去服务这个社会,尤其是在一些重要节庆,厨师都是牺牲自己的那群人。

Q1.你认为饮食文化涵盖了什么?

黄健强:饮食是人类最好的沟通语言,因为在各种聚会上,如家庭聚会、婚礼、生日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也可以把许多很久未见的朋友联系在一起,让大家的感情更加密切,会带动社会的聚会。除了沟通、带动社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管道。

陈志新:饮食文化的确承载着民族文化。因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养成是由历史、地理、气候以及生活习惯所组成的,饮食文化的形成,集合了上述的元素。

黄永帜:饮食文化是每个民族饮食习惯、口味的约定成俗,也是由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

Q2.请谈谈大马饮食文化的特色。

黄健强:我认为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在东南亚的中心地带,能够轻易地取得各种香料,像香茅、咖哩叶、辣椒、黄姜、南姜等,造就马来西亚中餐文化有多姿多彩的特色。加上我们可以在同一个空间、地点吃到各种不同的料理,如印尼式、泰式、越式、中式、日式、韩式等,我认为这是马来西亚文化透过饮食的交流所取得的成就。

陈志新:马来西亚华人早期多是从闽粤(福建、广东)一带过来的。据我所知,早期当厨师的以广东人居多,我初入行时就是在上海餐馆当学徒。80年代初,港式餐饮才渐渐进入马来西亚,如烧腊、点心等,尤其是比较高档的粤菜像鲍参翅肚等,确实是香港厨师比较拿手的。

直到现在,我们的饮食文化是综合式的,这是为了迎合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多元口味,我们不会做纯粤菜,会在粤菜里加入其他菜系的东西,比如辣椒,在粤菜使用西餐材料、融合日式的料理等。综合式料理不仅仅出现在马来西亚,香港、台湾也有这样的现象,在全球化时代,餐饮文化的包容和覆盖范围非常广大。

黄永帜:我认同黄健强和陈志新的说法。我认识的马来西亚饮食文化都是偏向华人料理,但我也知道这里有很多不同民族的料理,如娘惹菜等。马来西亚有很多类似香港的菜式,因为早期有非常多的香港师傅到马来西亚发展,无形中带动了这里的粤菜发展。香港是国际都会,运输非常发达,因此食物取材方面非常方便且多元化,造就了香港在饮食方面的国际化。加上香港厨师喜欢创新,也喜欢出国交流,经常把当地的有名菜式带回香港,比如说海南鸡饭,也是从马来西亚传去香港。

黄健强:除了陈志新和黄永帜说的,我认为马来西亚饮食文化最成功的是,这里的厨师在推广本地小吃上非常有创意。

Q3.大马饮食文化是综合式的,曾是殖民地的港澳也有类似菜式吗?请举例。

黄健强:综合式料理是非常个人化的,首先要看厨师本身的创意,其次我们要迎合食客的要求,让他们吃得安心和满意。现在也有很多厨师做综合式料理,比如把大马人最爱的椰浆饭做成越南春卷形式,或把鸡饭以寿司方式呈现。综合式料理注重在把大家熟悉的食物,用创意重新包装和呈现,比做一道全新的食物更能让食客试得安心。我认为综合式料理的定义,就是厨师在熟悉市场的基础上所呈现出来的创意料理,把传统食物翻新。

黄永帜:香港在综合式菜式方面,喜欢加入日式与法式的元素,比如一些很传统的粤菜,他们会用日式、法式的盛盘方式,我认为香港的综合式混合菜式的变化比马来西亚快。

陈志新:基于消费者的消费基础,香港与马来西亚的差别在于对食物价格的要求,高级食材如鲍参翅肚在香港、新加坡都用得比较广泛,但在马来西亚则显得珍贵稀有,一方面是经济因素,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因此马来西亚厨师在做综合式混搭菜时,会选择比较价廉物美的食材。比如说,鹅肝在香港用得非常普遍,但马来西亚尤其是中餐则比较稀有;再来是牛排,马来西亚都用普通的牛腰肉(Tenderloin),我在香港则喜用和牛(Wagyu)和近江牛(Omi beef),就是不同等级的牛肉,这都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关系,但是在马来西亚我几乎没用过近江牛。

黄健强:马来西亚的珍贵食材主要是有价无市,并不是说消费者消费不起。

Q4.请谈谈大马中菜与港澳中菜的差异。

黄健强:分别很大。马来西亚可以吃到四川菜、粤菜,但这些料理的口味都本土化了。马来西亚人的口味偏重,我们喜欢重辣、重咸、烧烤等,而香港因为气候的关系,偏好口味较清淡的粤菜,马来西亚最注重的则是重口味、够火候。

黄永帜:这边的料理偏用香料、偏辣、重口味,香港则比较清淡。香港以粤菜做基础,加上善用海鲜,多用珍贵食材等。这里的粤菜挺接近香港,香港有什么创新料理,这里很快就有。

Q5.最喜欢哪一种菜式?

黄健强:咕噜肉。这是我入行学的第一道菜。

黄永帜:肉骨茶、海南鸡饭、芽菜鸡。

陈志新:作为一名厨师,不会特别喜欢哪一种口味,我们什么口味都能接受,若说哪一种食材,我本身最喜欢红肉,不管什么煮法,我都喜欢。

Q6.最喜欢哪一种蘸酱?

黄健强:我喜欢辣酱,例如鸡饭辣椒酱,凡是辣的酱料我都喜欢。

黄永帜:这里的咖哩,重口味的酱料。因为食材新鲜的关系,马来西亚的咖哩跟香港不同,像这里的椰浆也比较新鲜。

陈志新:我什么都喜欢。

Q7.最喜欢什么甜点?

黄健强:黄永帜的杨枝甘露,他那道甜品非常适合马来西亚炽热的天气,非常消暑。

黄永帜:我喜欢这里的新鲜果汁,还有椰浆糕。

陈志新:我样样都可以。我比较不喜欢西式的甜点,嫌它甜了点,但还是可以接受。而椰浆糕,是我一入行就学煮的甜点。

Q8.最喜欢哪款小吃?

黄健强:点心,因为点心分量小,种类多,我可以试各种不同口味。

黄永帜:肉骨茶。

黄健强:肉骨茶的分量是挺重的,还算小吃吗?

黄永帜:每次来到马来西亚,我一定会吃肉骨茶,早餐或任何时候,一定得吃上至少两次。新加坡肉骨茶比较适合我的口味,多大蒜也比较开胃。

陈志新:帜哥很融合马来西亚文化。我跟刚才一样,什么都喜欢,蛇虫鼠蚁我都吃得下。肉骨茶来讲,巴生的口味比较浓,新山的比较清淡,这是最大的区别。

Q9.请分享下班后的生活日常。

黄健强:我们这些旧派厨师,放工后的生活非常平淡,以前没有网络没脸书,我们回到家主要是看书、研究食谱,或者追看连续剧,现在的厨师生活比较多姿多彩,他们可以上网看戏、玩游戏、捉宝可梦宝贝等。我非常喜欢烹饪,所以放工回到家我也会下厨,每天至少煮两餐。除了烹饪,我也会看报纸、电视。在家里烹饪较随性,以中餐为主。

陈志新:我喜欢打拳。早期是日本少林拳法,现在是泰国拳。我本身是跆拳道黑带两段,日本少林拳黑带3段,截拳道黑带和泰拳。我本身也喜欢看书,因为有写专栏的关系,年轻时不读书,老了才来看书汲取知识。我不喝酒不赌博,除了看书打拳,都不知道可以做什么。

黄永帜:你不做厨师,可以做保镖。

黄健强:我们这一批年纪较大的厨师,比较喜欢看书、电视,吸收新的知识、资讯。

黄永帜:很正面的生活日常。香港的厨师生活比较多元化,他们也喜欢旅行,没有这边那么单调。我自己本身就喜欢跑步。


黄永帜,香港厨师,著名甜品杨枝甘露与XO酱创始人,现任龙皇酒家饮食集团主席,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包括法国厨王会的状元奖、白金奖及被委任为名誉主席,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厨”和“粤港澳十大名厨”。


黄健强,马来西亚厨师,马来西亚联合利华饮食策划中餐总厨,东南亚区亚洲酱汁总厨。


陈志新,马来西亚厨师,来自霹雳班台,曾任各大酒店及酒家厨师,得过多项世界厨师大奖,包括国际烹饪联合会特级烹饪大师、迎奥运国际厨皇擂台赛特金奖、满汉全席名师大赛金奖、国际段位制认证协会5星7段金厨、世界金厨赛特金奖及最佳菜点质量奖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