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30/11/2016
综合农耕.与自然共生共存
作者: admin

有机的终极目标,是自然循多,综合农耕(Permaculture)即是一种。

由于各种农作物有其特定害虫,正规有机农场会在同一农地上轮流栽种不同的蔬菜果类,以减低虫害破坏。综合农耕法,即是模仿自然生态平衡区,借助多种农作物和畜牧共生,以不同物种相生相克的原理来降低害虫破坏率,任自然形成有机生态圈。

吉北Napoh生态农场就是选择综合农耕的农场,市场经理赵子威说:“开始阶段你或许无法得到完全有机的环境,但是模仿自然生态的综合农耕,最终会实现土地、环境的有机元素,进而达致有机成果。”

Napoh生态农场通过综合农耕计划,模仿自然森林,打造有机天堂。

随机播种.有机饲养.创造自然生态平衡的有机农法

不同于一般有机农场,综合农耕不属于大规模生产单一农作物的模式。赵子威解释,综合农场主张随机播种,让作物自然生长,释放了正规有机种植非常严格的压力,只需要更长时间来促成生态平衡,进而实现有机元素。

综合农耕概念中,家畜如鸡鸭等,都要以有机方式饲养,一般鸡农场成鸡只要30天,有机农场饲养的鸡只,却要3个月成长期,因此失去商业竞争力。赵子威直言,有机农场生成作物时间长、产量少,因此难以在正规市场上竞争。

市面上经营传统农场者,皆因面对生存压力,被迫施用化肥,生态农耕不同之处,是因面向不同的客户需求,根据不同的作业理念贯彻务农方案,因此得以趋渐摆脱化肥,最终走上真正有机之路。

对一个崇尚自然养生,渴望回归自然的现代人而言,走入这类农场,目睹所有作物交差生长的生态区,确实予人万象丛生的观感,让人感觉活力充沛。

模仿大自然,建构有机生态区

发展中的Napoh生态农场,筹备至今已3年,前两年都在调适士壤,处于土壤性质转换期,间中甚至吸纳国际有机或综合农耕爱好者到来分享经验或直接参与工作。

完成土壤转换程序之后,正式投入综合农耕作业迄今约只一年,模仿自然生态的“人造森林区”也已大略成形,农耕区内各种蔬菜类、果类、草药类、花草等竞生,引来青蛙、蝴蝶、蜜蜂、果蝇等生物,饲养的山鸡、鸽子、鹅等再进一步催化生物圈所需的自然供给系统,朝真正的有机生态区一步步挺进。

由于需要更长时间去形成真正且完善的自然生态圈,Napoh生态农场迄今仍处在成长期,还不适宜开放参观,无法正式营业。正规有机农场卖的,主要是农产品如蔬菜类,综合农场卖的是回归大自然的休闲环境,农场内的作物只供内需,意即只供入住的休闲客直接采摘,现场烹调煮食。

这一类模仿大自然、放长时间促成有机环境的农场概念,不只Napoh生态农场这一家,事实上这股风气早已吹入我国,金马仑高原一些休闲农场,也开始采取这种还原自然的做法。只要走入农场,即可窥尽自然生态,随手采摘有机食物的农场概念,注定是酷爱自然、崇尚环保的未来休闲趋势。

怎样辩识有机?

长期食用有机蔬菜者,通常会尝出有机蔬菜和一般蔬菜的口感差异。

味觉敏感者甚至会察觉,一般蔬菜有化肥怪味,或形同一块嚼而无味的叶片。有机蔬菜在咀嚼过程中,反而会有组织较紧密细致的感觉,叶片也不会有过度饱水或松垮之感。

对比有机农场,农药栽培的成品,蔬果通常较粗大,果实中有硬心,果皮或有褶皱甚至明显的药斑。

有机蔬果大小比较适中,外观挺拔,根茎发达,茎叶会有光泽,叶片偶有虫洞,但是内部营养却较有活性。

有机的储存期

自然生长,无农药影响的有机产品,会比化学栽培的产品更耐存,化学农药培植的蔬果买回来一两天,表面会生成褐色小斑点,再过一两天可能会腐烂变质。

有机蔬果可储存时间相对较长,无论如何,适存期也应该控制在4天之内。

有机花草的环境予人清新舒畅的感觉,事实上,周遭空气素质也是有机品管的重点。(图:星洲日报)

有机堆肥的好处

将生物残体及动物排泄物(有时再加少量矿石或化学肥料)调配碳氮比、水分及通气性后,经一段时间堆积,藉由微生物进行堆肥化反应(酦酵)之后的腐熟产品即为堆肥。

堆肥化过程是一连串微生物的反应,堆肥资材如同培养基,堆积后如同酦酵槽,因此任何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子,都与堆肥化有关。

农民为维持作物高产,增加化学肥用量,造成肥料浪费,甚至使作物品质降低,也间接造成病害增加及环境污染。

有机农场要长期维持土壤生产力及肥效,以提高作物产量及品质,就必须维持土壤有机质之适当含量,施用这类有机肥料,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最有效方式。

赵子威:综合农场主张随機播種,让作物自然生长,最终实现有機元素。(图:星洲日报)

堆肥对有机作业的良性效应包括:

★改善土壤构造

★增进土壤通气性

★增加土壤保水力

★增加土壤温度

★供应作物营养及能量

★增加土壤贮存营养分

★促使无机营养转移及增加其有效性

★提供微生物的营养及能量

★有益菌增进时,可制衡有害菌

让消费者跟农夫直接交易

有机休闲,不论是民宿或农场,一向依赖口耳相传打开市场,蔬菜类有机产品一样依赖同好推介生存。类似网卖直销的宅配策略,以及同好召集摆摊的展销市集,已成为当下有机产品的主要出路。

一些业者如金马仑高原的和平农场,和威南Baba有机农场推行的宅配计划,取得了一些成效:派专人送货或通过邮寄方式,把有机蔬菜定期送到客户家。宅配计划下,客户可订购产品,公司可订期送货,以每周一、二次,或每月几趟送货的方式,确保客户可长期享用新鲜采摘的有机疏菜和水果。

这类宅配方式,通常不宜指定菜类,一般上是由配货中心按当天收成均衡包装,分配发送。

另有一些个人或组织,主动号召同好摆摊展销产品,如槟州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天的“蔓慢市集”,以及每个月第三个星期天的“黄昏农人市集”。

“蔓慢市集”从3年前开始近10个摊位、约100人参与,发展至今已成为很有特色的有机市集,固定在槟城湖内农业旅游中心(Pusat Agropelancongan Relau)举行,规模不大,却也营造了一个亲和、友善的有机产品聚集点。发起人之一雷梅诗本身也是农夫,与朋友合资经营的野逸园,也是一座有机农场,偶尔也在农场内办小课程、小讲座,推广有机种植知识,或为预订到访的观光客准备一些小活动。

她的务农生活始于槟城浮罗山背榴梿园,从一开始即摸索学习有机耕种法,直至2013年才迁到湖内农业局租赁地段,投入有机农场事业。一如其他有机农场,野逸园的农作物主要批到“蔓慢市集”、“黄昏农人市集”和有机店,若农作物过剩,她的伙伴高思敏会以天马行空的想法,研制另有风味又可以保存的加工食品,如果酱、发酵辣椒酱、醋、茶等。

由于农场靠近住宅区,野逸园也获得住宅区居民支持,嗜吃有机蔬菜的居民,一般都会直接到农场现摘现买。

雷梅诗与朋友合资经营有机农场野逸园,从最初的有机耕种到后来创立有机市集,致力为永续发展而努力。

成立蔓慢市集,售卖自己生产的食物

3年前,雷梅诗与志同道合的朋友高思敏、黄美莲、骆建强等,在一批志工帮助下筹策一个多月,落实了第一次的“蔓慢市集”,那时只是在野逸园附近的树荫下摆摊,她也意料不到市集可以定期且持续至今。

这个平台确实惠及小型有机业者,因为他们无论在生产技术、资金、市场销售方面,都比大规模有机农场或有机产品厂家面对更多挑战。她认为,有机小农需要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去生产对环境和健康友善的农作物,消费者直接跟农夫交易,是让他们继续走下去的最直接支持。

“当时,其实是希望更加贴近大自然去办农产品和亲子相关的活动,后来因为考虑到场地没有完善的遮荫挡雨设施,因此移到农业局礼堂进行。”

今日,已成形的“蔓慢市集”,规定参与单位必须售卖自己生产或参与制作的产品,希望通过亲身参与有机种植、有机生产的业者为产品说话,以突显其特性。他们认为,每一个产品都有故事,都有可分享的资讯,参与者也都怀抱同一愿景努力付出。

如今“蔓慢市集”已迈入3周年,“当初是傻里傻气的坚持,3年来看着种子长成树,一些人成就了它,它也成就了一些人,希望大家的关系,能像有机循环一样永续成长。”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