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3/2017
两代坚持手工制作.均昌鞋庄80年老招牌
作者: admin

岁月荏苒,已有超过80年历史的巴罗均昌鞋庄,在两代人所坚持的手工制鞋手艺下,默默为镇上一代又一代人的双脚,订制出合脚舒适的好鞋,也因而成为当地无人不晓的“老招牌”。

屹立在巴罗大街街尾的均昌鞋庄,是上个世纪30年代由中国南来的黄胜所创立,如今第二代东主黄清水仍坚守老店,在苍茫的岁月之中,坚持着父亲所传授下来的手工制鞋手艺。

巴罗唯一鞋庄

现年80岁的黄清水接受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访问时披露,该店自父亲于30年代开设以来,一直都是当地唯一的鞋庄,所以早期村民们所穿的鞋子,几乎都是出自他们家之手。

他忆述,40年代由于二战日军南侵,他们一家曾逃入附近的园丘避难,到50年代紧急状态时期,回到村里继续经营鞋庄时,生意已上了轨道。

“早期巴罗的橡胶种植兴盛,新村周围有7、8个园丘,园里常有踢足球比赛,他们的球鞋也多是我们制做的。”

他说,当时制作一双皮鞋或球鞋的价钱要10多块钱,有些园丘经理就会先帮园里的球员们付钱,然后球员们才从日后的工钱扣还给经理。

他也说,以前也有许多军警到店里订制皮鞋,由于制工繁琐,加上人力有限,所以制作一双皮鞋往往需要1至2天的时间。

“一直到70、8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加上村民的生活有所改善,每到华人农历新年前都会接到大批的制鞋订单,当时几乎每天都为赶工要做到半夜,这让他印象深刻。”

均昌鞋庄如今更是附近店家与老朋友的情感联络站,大家闲时相聚下下棋、聊聊天,让老店在岁月荏苒中,仍不少欢声笑语。(图:星洲日报)

学制拖鞋开始

小学毕业就随父亲学制鞋的黄清水说,他的父亲于1961年过世后,他便接手鞋庄至今。

“父亲为人亲切,记得当时是从制作拖鞋学起,一边看着父亲做一边学,透过自行摸索,也就渐渐掌握了手工制鞋的手艺。”

他说,从量脚、剪裁鞋皮到缝纫成型,是一门考验耐力及需要精准技术的技术,要掌握窍门并不容易,所以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否则做出来的鞋子会不合脚。

1.鞋庄里的工作台是传了两代人的一小段原木桐,各类工具就挂在两边。(图:星洲日报)
2.凭着鞋刀、剪刀、锤子、特殊钳子,还有历久不衰的手艺,成就了“均昌鞋庄”这超过80年历史的老招牌。(图:星洲日报)
3.手工制鞋的特点在于能够客制化,所以一些脚型较大者还会专程找上鞋庄制鞋。(图:星洲日报)
4.用鞋刀细心刮磨刚做制好的皮鞋胶面,可让新鞋穿起来不“磨脚”了。

出游观摩潮流

面对时代的演进,黄清水外出游玩时,也常会到当地鞋店去观摩最新的样式,进而运用在所制的鞋上,以迎合顾客的需求。

他坦言,由于现今许多的鞋都是工厂生产,一些设计款式难以模仿,倒也因为手工制鞋的客制化,常有新山、永平、三合港等地的顾客特地找上门订鞋。

“有些人因脚型比较大,所以在市面上很难找到适合的鞋子,便来我这里订做鞋。本地就有一个身高逾6尺的印裔青年来订制鞋,脚型达到12号,而一般人的脚型多在9至10号。”

后继无人淡然面对

然而,手工制鞋与许许多多传统行业一样,如今也面对后继无人的隐忧,但黄清水仍乐观以对,店里更成了附近店家与老朋友的情感联络站,每天都有好几挚友一起下棋、聊天相伴,生活也算过的写意。

育有7名子女的他透露,子女早年大清早随妻子到胶园割胶后,便会到店里帮忙,多少也学了点手艺,但长大后多往外头发展,而村里的年轻人也无意学艺,所以也就没人接手鞋庄了。

虽然对于制鞋手艺可能失传感到无奈,但他也只是一笑置之。

黄清水手工制的皮鞋舒适耐用,深获村里人好评。(图:星洲日报)
黄清水有本《脚模秘籍》,记录了每个曾到店里订制鞋者的脚型资料,方便再订鞋时无需特地到店里量脚。(图:星洲日报)
老店架上摆满了各型号的鞋模,虽然因摆放许久已蒙尘,这也显出早年手工制鞋需求之大。(图:星洲日报)
不少摄影爱好者还会找上老店拍照,从而把步入夕阳的制鞋老手艺透过镜头保留下来。(图:星洲日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