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2/04/2017
我与F1有个约会
作者: bslim

在举办了19年的F1大奖赛後,马来西亚的雪邦赛道将在今年迎来最後一次赛车的轰鸣声。消息一出令不少人感到惊讶,毕竟政府在去年底还信誓旦旦地说,虽然举办F1的成本过高,而且票房惨淡,但至少会与F1续约至2018年。 没想到,才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国要正式和F1赛事暂别。 现在看回,F1真的是一项砸钱来赚钱的运动赛事。业内人士说,作为最富有激情的体育比赛,F1是烧钱的比赛,赛道的投入大约在1亿美元以上,而每办一场大奖赛,需要至少1300万美元的费用,可与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相比,这个花费并不高。 门票收入和电视转播权,是F1的经济蛋糕中的很大一块。 尽管每个分站赛,从练习赛到正赛,仅仅只有3天时间,而且真正比赛几个小时就结束,但却能积聚滚滚财源。有资料显示,20年前在欧洲举行的11站F1大奖赛,共吸引两百多万现场观众,这些观众在比赛期间的消费金额达50亿美元,并创造了近74万个就业机会;而令人骄傲的是,雪邦赛场一场比赛,曾为我国带来超过2.6亿美元的收入。 而且,赛车运动对汽车消费的带动也从各方各面显现出来。 曾经,F1带动了马来西亚人谈车丶看车丶买车的热情,所有的F1车手都是天王巨星,国人也曾为熊龙(Alex Yoong)在F1赛道奔驰而感到无比骄傲。 曾经被称为“台湾经济总设计师”的前副总统萧万长,多年前也提出过“F1救经济”的惊人构想,他认为如果能引进F1赛车,除了可以让台湾人在假日多一个休闲去处,还可以刺激台湾运动观光的发展,政府也可以用这笔收益可挹注体育发展。可见F1是一个金鸡母,各国都想分一杯羹。 但,以上都是历史了。 自上个世纪90年开始,F1运动确实是这个星球上盈利能力最强的赛事之一。但是,最近几年F1运动的发展陷入瓶颈,在繁琐的规则下,很多车手都抱怨这项运动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收视率,也是不断下滑,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开始远离这项运动。车迷们不希望在星期天的下午,看到一场列队游行,而是希望见识一场跌宕起伏的竞争。失去了精彩的比赛,就不可能从要求越来越高的观众群中,榨取额外的金钱。 雪邦赛道从1999年开始承办F1,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 尽管去年的马来西亚大奖赛不乏戏剧性————汉密尔顿爆缸提前退赛,红牛车手里卡多夺冠。但,去年F1马来西亚站的门票销售,只有55%到60%,同时电视收视率也降到“历史最低”。 很多人都把矛头指向政府,但这是不太公平的论调。政府责无旁贷需要负上责任,但这也是大环境使然,F1若革命不成,邻国新加坡的夜间赛道恐怕也会熄灯。我们曾与F1有过美好的时光,现在,就好似一段恋情结束後,不能只忆起伤感和争吵。 在这近20年中,透过雪邦,我国拥有了忠实的车迷基础,也成为了全球车迷的一个旅游胜地。文章开头我用了“暂别”二字,就是抱有一线希望。我深信,雪邦赛道会等着你,F1,我们有缘再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