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05/2017
拉美士鸡丝粥六味汤.半世纪老味道
作者: kychia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拉美士街头,每到傍晚时分就飘溢一股夹杂热粥、鸡肉、六味糖水的味道,不断挑起居民的食欲,直到夜深人静时才慢慢散去。

这是拉美士人最熟悉的味道,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这股口味经历张家三代的传承,今天仍继续抚慰食客们的胃口和心灵,售卖一样老味道的“鸡丝粥、六味汤、白斩鸡和鸡肠”,并随时代变迁而增加了鲜蛤粿条和炸春卷,让顾客多了几项选择。

保留第一代老三轮车

此外,张家还是使用创办人张塔留下的三轮车,只不过当年的流动摊档已变固定摊档,滚动数十年的车轮已被拆下,改由4个桌脚取代。

享年91岁的张塔于2013年去世,是拉美士地方议会首位民选议员,他在约1964年开始售卖鸡丝粥、六味汤、白斩鸡和鸡肠。

每天傍晚时分,张塔乘着气温逐降之际,就从位于阿末路的住家,骑三轮车载送粥鸡糖水和桌椅,到拉美市市区丁能路和大红花路交界处摆档,所经之处都飘溢一阵阵美食夹杂的香味。

创业10年后,张塔把生意交给刚刚成家的儿子张国添,而他又去经营其他生意。

那年开始,时年28岁的张国添和太太郑金莲每天傍晚骑着同一辆三轮推车,沿着父亲走过的路线,到同一地点摆档售卖一样的鸡丝粥、六味汤、白斩鸡和鸡肠。

张国添夫妇的5名儿子,都曾经是摊档的小帮手,帮忙收拾清洗餐具等。每天开档时间一到,夫妇俩骑三轮车沿昔加末路骑往市区摆摊,而孩子们则骑脚车沿村路到摊档帮忙父母。

郑金莲(左)拿刀斩切鸡肉,孙女郑慧莹(右)则调制一碗鸡丝粥。(图:星洲日报)

把摊档定在住家营业

2009年,张国添夫妇结束长达35年的摆档生涯,把摊档定在住家营业迄今。2001年,他的次子张文福和二媳妇陈丽丽接手这门祖传生意,成为第三代传人。

前几年张塔仍在世时,每天在家看着孙子张文福打理生意,偶尔一时兴起时,还出手帮忙招呼顾客。目前,张文福获得父母和儿女帮忙打理,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张文福沿袭一脉相承的手艺,烹饪同一口味的鸡丝粥、六味汤、白斩鸡和鸡肠,让这股古早味继续在拉美士飘溢,历久不散。

顾客们品尝各类古早味美食。(图:星洲日报)

游子回乡必吃美食

张家祖传三代的古早味,是许多拉美士人的共同回忆,更是许多散居外地的游子返回家乡必吃的故乡美食。

张文福表示,父亲和祖父的营业时间傍晚至晚上,而他接手后则改为中午12时至下午7时,休息日则为星期一。

他说,平日的摊档生意则一般,星期六和星期日较多顾客。顾客群主要来自拉美士,此外也不乏来自昔加末、丁能、彼咯和三合港的顾客。

他表示,遇到中华传统节日的日子,一些从外地返乡的拉美士人,其中也包括印裔同胞,会到摊档来品尝一番,以回味昔日熟悉的味道。

张国添指着“父传子,子传孙”的木制摊台。(图:星洲日报)

木制摊台已用了三代

张文福没有看过祖父张塔做生意情景,只能藉着已经使用三代的木制摊台,想像祖父当年舀粥切肉的画面。

他说,祖父在五十多年前创业时使用的一辆三轮车摊台,父亲接手生意后也用了卅多年,后来把生意改为固定摊档后,就把脚踏车和车轮拆了,留下木制摊台继续使用。

今天,他在木制摊档旁劳作时,脑海里偶尔会泛起祖父当年在昏暗街头下,仅用一盏盏煤油灯,在这座摊档切肉舀酱的身影,每一刀每一勺,仿佛历历在目。

他的顾客群龄层是老中少,遇到七八十岁的年长顾客时,他总爱问道是否尝过祖父的手艺,而对方总会笑说吃过,并补充说∶祖传三代,口味如一。

张家的鸡丝粥配料是鸡丝、冬菜、青葱、油葱酥等。(图左);六味汤,配料是通心粉、玉米、燕菜、蕃薯、龙眼和龟苓膏。(图:星洲日报)

顾客点粥各有所好

张家传承三代的摊档美食,是用最简单的煮法,保存食材的原味,以及半世纪老味道。

张家的鸡丝粥配料是鸡丝、冬菜、青葱、油葱酥等;顾客对粥的软硬各有所好,年长顾客爱吃较有咬劲的稀饭,而年轻顾客偏爱绵密的粥。

张家的六味汤,配料是通心粉、玉米、燕菜、蕃薯、龙眼和龟苓膏,以前曾经一度添加柿饼至七味。一碗鸡粥加一碗六味汤,是顾客最普遍的吃法。

顾客也可选点鲜嫩多汁的白斩鸡,还有清脆爽口的鸡肠。这两道食物的食材都是当天早上采购,而且只用滚水烫煮和淋上麻油和酱油而已,堪称原汁原味。

鸡粥、六味汤和鲜蛤粿条,顾客的口味,各有所好。(图:星洲日报)
张文福(左)招呼一名年长顾客。(图:星洲日报)
张文福(左起)和妻子陈丽丽、父亲张国添、母亲郑金莲及两名女儿,在使用超过半世纪的摊台前合影。(图:星洲日报)
传统美食春卷,卖相诱人。(图左);鸡肠清脆爽口,老少咸宜。(图:星洲日报)
鲜蛤粿条,火喉十足。(图左);鲜嫩多汁的白斩鸡。(图:星洲日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