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09/2017
何金铭 ‧ 【今日有话说】中文口音这回事
作者: kychia

在台北的校园里巧遇同是马来西亚人的室友,打招呼后顺便调侃几句。一旁的台湾同学好奇:为什么你从来不那样对我说话?哦,他指的是我刚才满口的大马式华语。

因为台湾人会听不懂,这句话很不假思索。

这是个人经验,不算随口敷衍,尽管不精确、武断,先臆测台湾人必然不懂我们的语言。比小强更强的侨生在任何环境下,口音转换间来回自如。其他人身体里并没有这种内建功能,侨生通常是迁就的那一方。我们试图卖弄小聪明,赢得他人赞美:哇,马来西亚的侨生中文说得真好,而且没有东南亚腔,不像学校侧门卖越南小吃的阿姨。

侨生都有种奇怪的心态————让台湾人猜不到自己非本地人而沾沾自喜,好比撒谎没人揭穿,可以顶着这份成就到处炫耀。偶尔会遇到当着你的面说自己上次跟台湾人聊天没有被发现是侨生的人(究竟有什么好高兴的?)。反之被问到“你不是台湾人吧”,心中便有一丝失落,估计是掩饰得不好,瞒不住对方。老实说,掩饰多少需要点功夫,下意识地隐藏口音,要趁“呱、咩、啵、来的”等习惯用语脱口而出前咽下去,适时代入台湾人的赘词————就是酱紫然后嗯对啊…………基本上可以模仿个七八分像,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见面就要交代国籍、背景什么的,主要是他们能听懂你说的话。

其他科系和念广播的侨生遭遇不同,广播组学生常被逼着就范,毕竟播音员还是要靠一张嘴吃饭。侨生最常被挑剔发音不全、声母j、q、x听起来刺耳、懒得翘舌、后鼻音不发等,仿佛参差不齐的牙用了好几十年,现在才要矫正。

随后买了《台湾国语正音讲义》重新学说话,看的还是注音符号。正音班老师认为台湾学生的问题也一样,所以全班集体学发音,看着韵母表大声念,像邪教仪式。记得期末在课堂上评听我们演的广播剧,老师说听起来像是发生在马来西亚的故事。

习惯的才最对味

有次在台北搭车,共乘的室友开口说要到文山区和兴路。语毕,司机大哥问:你们是侨生吧?听你说话就知道。室友嘀咕为什么来台两年多口音还是没有改善?我搭腔,因为你处在侨生的人际圈啊,如果跟台湾人有更多来往,混熟点你就会习惯讲台湾腔,在自己人面前没必要啦。

真的,尤其讲台湾腔要谨慎,因为在自己人面前可能会被嫌弃————做作、卖弄、过份正式、欠揍!你可以正常点讲话吗?一点都不夸张,其他侨生真的会有此强烈反应。那样的“怪腔怪调”好像对话不同调,你偏要唱比我高或低几个音阶。语调用词是我们寻找同伴、侦测同乡的雷达,这就是为什么口音转换的技巧要够熟练,不然连自己人的距离都会拉远。

奇怪的是,说得一口台湾腔的侨生,我们会莫名地投以欣赏、认同的眼光。而万一别人回应的是:去了那么久你讲话还是没有台湾腔,就尴尬了。好像留台生必然染上浓浓的台湾口音,证明这几年有所学习,以为喝过台湾墨水和珍珠奶茶,就能奇迹般地换掉整个腔调。口音这回事,有些人适应良好,有人几个学期下来依旧水土不服,但要不要配合台湾人能理解的腔调纯粹是个人选择,视场合而定罢了。有的侨生不刻意讲台湾腔,反而还让台湾人学习各种难以定义的感叹词。

口音被放大检视,常叫留台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再是腔不腔调的纠结,根本连讲话都不会了。从小在中文语境下长大的台湾人,我们不太会怀疑他们的中文能力,所以先让步的,往往是侨生。有一回我说要打包晚餐,台湾人困惑地问要怎么打包?吃剩的才能打包,你说的是“外带”吧?另一次,台湾同学说要买饼干,结果拿来的是薯片!隔着南中国海的两地,词汇语义竟如此不同,我一直以为饼干泛指面粉制品,不包括薯片,而且二十几年来都将打包当作外带的同义词。不禁怀疑自己的语感,我的华语有没有这样差哦!今后在外面买便当,受教的我都硬生生地吐出“外带”二字,更不用提吸管、饮料、公车等名词了。

巴刹华语也好、标准规范也罢,我们能将融于血液的说话方式,跟着异地饮食和文化一起入境随俗,也是真本事。吃过台湾和家乡的鲁肉饭,即使招牌写着台湾正宗,味道也不尽相同。台湾人会说我们的不道地,正宗的也不见得合我们胃口,习惯的才最对味,美食亦然,何况中文口音?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