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12/2017
背儿带.藏身背后的温暖慈母爱
作者: meewei

繁衍、祈福与保护
背儿带文化

展息。览馆里展示的背儿带以台湾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为主,两地背儿带有着各自美感及特色,中国西南背儿带色彩绚烂,展现传统针织工艺,而台湾背儿带则较为简朴,着重功能性。

策展人张至善说,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而言,背儿带传递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所以会花长时间一针一线亲手缝制,或许结婚后,新娘本身或母亲便开始为孩子、孙子缝背儿带,每一件都是心血结晶。

“每个小孩都有专属背儿带,而且不止一件,有日常使用及庆典之分,节庆时,妈妈会打扮得漂漂亮亮,背小孩出去,把所有智慧及爱心投放在背儿带上,造成设计华丽,成为博物馆宠儿。”

而台湾注重功能性,使用可能有着其他功能的日常物件,只要能腾出双手,无论是爸爸的裤子、裙子,抑或被子都可用来背小孩,一物多用,兄弟姐妹还共用一条。

他说,背儿带上绣有祖先形象或图腾,暗藏繁衍、祈福及保护隐喻,最常见的有蝴蝶、鱼、葫芦、莲花等。

“不管是配色还是图腾,其实都历经千锤百炼,变成后人很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举办展览的目的,除了要展现妈妈的爱及工艺技术,也透露他们对于美感的追求。”

背儿带上缝有一口井,井里有着源源不绝的泉水,寓意生生不展息。(图:星洲日报)
张至善希望透过文化交流,引发大众推崇家庭观念和爱。(图:星洲日报)

一份看不见的爱隐藏其中

背儿带文化展览于2014年首次在台湾举办,曾到过美国和印尼展出,张至善透露,展示品全是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的珍藏,展览花了两年时间筹备,并到当地进行田野调查。

“当地人相信背儿带上附有孩子灵魂,所以卖给收藏家或博物馆时,他们会剪掉部份保留在身边,表示没有将小孩灵魂卖出去。”

他说,背儿带存在的原因是为了解放母亲或照顾者的双手,可以背着小孩去工作,而传统上,社会都要求女性照顾小孩,这种价值观还通过传说不断传颂。

“其实现代越来越多父亲担负起照顾孩子责任,市场上也有爸爸专用的背儿带,说明现代社会照顾小孩不只是女性工作,家庭价值观跟以往已不太一样。”

展览以有形的物件来传达看不见的爱,包含父母及家庭的爱,呼应“繁衍、祈福及保护”主题,他希望透过文化交流,引发起大众对家庭观念及爱的推崇。

这件壮族背儿带绣有蝴蝶,代表着祖先,带有保护及祈福意涵。(图:星洲日报)
背儿带上的莲花图腾暗藏多子多孙隐喻,周围配有几何图形,呈现立体感。(图:星洲日报)
手织背儿带是水族的艺术品,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深切祝福与期盼。(图:星洲日报)
壮族人相信魔鬼害怕金属,精美的刺绣、贴布等针织技法在这块背儿带上展露无遗,使花朵具立体感。(图:星洲日报)
漂亮的螺旋纹样展现出苗族精湛的蜡染工艺。(图:星洲日报)
色彩调和、亮丽的背儿带,同样源自苗族。(图:星洲日报)
这是壮族用于包小孩的被子,精致的几何纹样展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图:星洲日报)
侗族信仰“萨”,据说其化身是一只金斑大蜘蛛,所以把类似蜘蛛的8只脚图腾绣在背儿带上,保护小孩平安。(图:星洲日报)
与台湾相比,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背儿带更为华丽及色彩绚烂,这是来自苗族的背儿带。(图:星洲日报)
格子条纹是金门背儿带的象征,背小孩时,会再盖上一块黑白格子花被,作为辟邪用途。(图:星洲日报)
来自金门的花被,当地人相信黑白格子条纹具有辟邪作用。(图:星洲日报)
达悟族爸爸的丁字裤用于缝制成摇篮给新生孩子。(图:星洲日报)
蓝布是卑南族男子在成年礼时,当裙子穿戴的信物,孩子出生后,会使用这块布来包婴儿,象征新阶段的开始及新成员的加入。(图:星洲日报)
这是太鲁阁族睡觉时盖的被子,同时用来当成背儿带使用。(图:星洲日报)
这件背儿带收藏自排湾族与鲁凯族通婚的家庭,绣有人头、陶壶及八角花,混合了两个族群的文化特质。(图:星洲日报)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