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05/2018
惟诚‧在野势力不能真空
作者: lostliew

第14届大选圆满落幕,为我国迎来新政府和新首相,而出现悬峙的州政权,也在过去数天内获得解决,政权和平移交,无论是联邦还是州政权,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希盟上朝,昔日的在野阵线已着手组织政府,成为联邦政府以及7个州政府的政策直接制订者,不必再面对拨款下不来的窘境。国阵下野,昔日的执政联盟在本届大选中面对前所未有的惨败,除了仅剩的三州政权,也必须面对国阵可能最终瓦解的惨痛结果。

有人可能很好奇,只不过一场选战,何以国阵一输就全军溃散?你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经过此次选举,国阵目前的所有成员党中,巫统依旧坐拥最多国会议席,即54席,中选率为44%,其他成员党,除了拥有13席的砂土保党表现较好,竞选席次有95%的中选率,余下政党的战绩极差,如马华、国大党和砂人联党,中选率各为2%、22%和14%。就算我们将其他成员政党所获的议席集合在一起,其整体议席中选率也才25%,所握席次与巫统仍有高达54%的差距。

在2013年举行的第13届大选中,巫统在国会议席中斩获88席,而其他成员党则有45席,双方差距为48%,再更前的第12届大选,巫统和其他成员党的差距更小,仅有1.5%。你不妨根据这套数据,再回忆一下,巫统在近10年是不是表现得越来越偏激?国阵在刚开始时,拥有种族制衡的机制,巫统尽管坐大,但2013年前鉴于其他成员党的议席总和与之相近,所以此传统机制,仍能透过蚂蚁压象的方式发挥作用,让巫统施政时不得不考虑其他成员党的感受。

然而,随着巫统和其他成员党的席次差距越来越远,前者也更不需要考虑后者的感受,进而导致内部制衡开始失效,而在经过这次选举后,其内部更是严重失衡,单单马华、民政和砂人联党等华基政党加起来,与巫统的席次差距就高达96%,完全没有办法起着制衡角色,这样的国阵,已非全盛时期的国阵。在考虑这个联盟已经名存实亡之后,成员党因而开始酝酿出走,比如砂土保党、沙巫统等,都在考虑解散州国阵,甚至马华、民政,也有基层要求退出国阵。

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执政联盟,不只失去江山,军心还严重动摇,令不满国阵施政的群众拍手叫好。但这里又出现了一道问题,已下野的国阵若完全溃散,国会在野党领袖,就归巫统和握有18席的伊党所有,令马来穆斯林成为唯一的在野监督势力,除了无法反映我国国情,更影响其他种族在议会内监督希盟施政的权益,大大减低监督的力度,而且以巫统将面对社团注册问题,马华、民政、人联等也可能出现党争的大前提下,这必进一步让国会的在野势力全面真空。

当然,国阵在此次大选中,就算再不济,也获得34%的普选票,因此要求国阵监督希盟的声音仍是有的。但是,国阵在前主席纳吉和巫统的影响下,在民间的声望已经跌至谷底,再加上阵线内部的制衡传统已不复存在,因此国阵有必要重新整合,甚至包括探讨各党统合成单一政党或互相合并成最多两个政党的可能性,以多元种族政党为号召力,凝聚本身的政治实力,填补目前几近真空的在野监督势力。

而东马,因为政治形势和半岛不同,因此解散州国阵并重新成立属于东马两州的本土阵线,也是最好选择,一来能够维护东马权益、独立行政,二来在国会也能成为另一股势力,同时监督希盟和(新)国阵,让集体负责制所衍生的一言堂情况减至最低,实现较高程度的议会民主。你可能会问,干嘛还要大费周章帮国阵想出路?原因无他,就是执政党获得过高的支持率,政治势力太强,所以扮演监督的在野势力不能出现真空,需确保希盟领袖在位后,仍不忘初衷。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