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5/2018
郑梅娇‧助养,让爱聚沙成塔
作者: lostliew

有4万4000名国人助养近6万名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儿童,或许你是世界助养大军的其中一员,每个月从收入中悄悄拨出一点点给了素未谋面的孩子。

它大约一天只需两三元,在尚可负担的情况下,为生活在困苦或战乱下的孩童做点事。

助养人之中有很多中层阶级的女性,事实上,上至公司老板到打工仔和学生,每位助养人都有自己助养的原因与故事。

有位朋友刚为人母,因为聆听义工讲解战乱孩童的医疗匮乏情况,感同身受,决定每个月拨出几十令吉来协助这群孩子,从此也展开了她至今迈入第6年助养的生涯。

她把这份对世界儿童的爱心,当做是她迎接自己小生命来临的纪念。

另一位母亲是公司的高管,平日工作十分忙碌,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弥足珍贵,当她知道很多孩子因为父母为了改善环境需要到外地工作,留下孩子在家乡,亲子长年分隔两地让她感同身受,为此投入了慈善大军行列。

为此,她不但更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注重与孩子在一起的质量。

还有个单身的老同学分享他“孩子”的来信,信中述说生活点滴和学习情况,平淡的字里行间洋溢感激之情,教人动容。他说,虽然他单身,工作相当忙碌,但仍有机会感受到来自助养孩子的一份“父子情”。

助养孩子的请求之所以能触动人心,因为孩童可怜的身世激起了普罗民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他们被忽略被欺凌,他们生于贫瘠或动荡的土地,就连一顿饭一口水都得来不易。看到远方孩子的苦难,我们渴望能用一点爱去改变他们的命运,也更能体会身边幸福来时要及时捉住。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这一点不是助养人可以弥补的。”助养新闻的报道中,出现了这么发人深省的一句话,值得身在福中的我们警惕。

回望我们的生活,时光飞逝,我们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也并不是老师、补习老师,或褓姆所能取代的,看到助养孩子的生离死别,我们在惜福之外更渴望能够用我们的绵薄之力,成全人间的团圆与美好。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