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3/06/2018
萧依钊 ‧ 【六日情06:我所认识的张曼娟】张曼娟要做真正的自己
作者: kychia

“请问您吃过‘亚参叻沙’了吗?没吃过‘亚参叻沙’,就不算来过我们的槟城啊!”

1995年,张曼娟在槟城一家百年老酒店演讲。一位女生在问答环节向她推荐“亚参叻沙”。

我告诉张曼娟,“亚参叻沙”是马来文“Asam Laksa”的译音,是槟城的一种传统小吃。汤底是鱼肉和许多香料熬成,加上濑粉、虾酱和洋葱。很多外国人吃不惯这种酸、辣、鱼腥味混杂的小吃。

她的好奇心被激发了。第二天,槟城记者领着她和我去当地最著名的“亚参叻沙”小店。那家店非常简陋,板条桌上苍蝇飞舞,长凳油迹斑斑。我担心吃坏肚子,忙不迭地拉她走,但她竟然毫不犹豫地坐了下来,而且一连吃了两碗“亚参叻沙”。我在一旁傻傻地瞪眼。

原以为她似从唐代走出来的淑女,矜持端庄,不食人间烟火,为了维持苗条的身材,浅尝即止。

我陪张曼娟巡回演讲,各地负责接待她的采访主任或记者起初都以为像她这样国际知名的女作家,会耍大牌、要排场、很难侍候,近距离接触之后,方才知晓,她是一位平易近人,不矫情造作,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

她每次来马演讲,均事先说明:不要安排她与权贵显要见面;不要安排应酬饭局。她喜欢夜市小吃,也乐意大热天在路边摊吃榴梿。

张曼娟很有性格魅力,凡接待过她的记者,都会十分喜欢她。这次张曼娟仅在吉隆坡和巴生两城市演讲,不会去其它城市。有鉴于此,星洲日报驻柔佛采访主任贺婉蜜、砂拉越新闻编辑詹雪梅、诗巫采访主任林柳菁都决定请假,飞来吉隆坡见她、听她演讲。

人到中年,张曼娟更懂得知恩惜福,待人处世越发豁达了。

她说:“中年的我已经明白,人生难免一死,而在迈向终站之前,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致有太多遗憾,这才是重要的事。

“当我们的年纪愈来愈大,便会发现,身份、地位与头衔,不过都是镜花水月,花了很大力气争来的,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个人如果不能做自己,不管拥有多少别人羡慕的东西,不管爬到多高的地位,都不会快乐,因为那不属于你,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于是,回首人生只感到空虚。”

现在的她要做真正的自己,因而变得更自在、自由了。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我预见我的好友曼娟,会达到历代文人所追求的这种淡泊自然的精神境界。

张曼娟亲笔题字。

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张曼娟马来西亚演讲暨新书发表

6月24日(星期日)2PM

巴生兴华中学科技大楼大讲堂.014-9358321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