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4/07/2018
陈鸣诤·该进口可再循环废弃物?
作者: gkheng

我们的道德教育教导我们:把自家垃圾丢到其他人的家是道德上不对的;同样的,如果别人把垃圾丢到我们家,我们会很生气地认为,这在道德上是不对的。但我们的道德教育并没有进一步教导我们思考(到今天依然如此):如果别人丢在我们家的是值钱的东西,这在道德上又应该做何判断?

上星期,英国的媒体(包括《金融时报》与《独立报》等)报道了一则新闻:随着中国于今年开始禁止其他国家将可再循环的废料运往中国,这引发了英国的垃圾危机(许多西方国家亦面对这场危机)。一直以来,英国并没有足够的设备来处理这些庞大数量的废料,中国一直是英国处理废料的主要出口国。随着禁令开始生效,英国不得不将每年上千吨的废料送往其他国家处理。

马来西亚现在已经成为英国外包废料处理的主要国家。根据统计,马来西亚今年1月至4月从英国入口的可再循环废料已经成长3倍左右。虽然目前政府已在检讨这项入口政策,但在决策面是刻不容缓的。

道义上,他人不能将弃物丢给我们接收,我们也没有义务接受他人丢弃的东西。但是,若这弃物是(在任何意义下)有价值的物品,这又是否会影响我们的道德判断?

而更有趣的问题是:如果有人自愿地接受弃物,我们是否应该将这些弃物转手于他人?

这些问题可以套用在马来西亚进口英国可循环废料的案例之中。

进口这些可再循环废料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一种经济效益的考虑。

由于这些进口的废料全都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其中以塑料与纸张为主,只要经过处理之后,就能够再次重新成为原料,用于工业生产之中。这俨然成了一门经济产业。

当中国于去年颁布这项政策法令后,这项产业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关注,并开始计划在政策法律比较宽松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投资可再循环废料处理厂,冀望能够分享中国留下来的这块大饼。因此,有人主张:现在有国家自愿接收这些废弃物,它并不是在未经同意之下运往这些国家的。这并不存在任何道德的问题。

然而,这些值钱的废弃物除了它所带来经济效益值得考虑之外,其背后仍有些问题是我们忽略的。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些入口的虽然是可再循环的废弃物,但它们依然掺杂了许多可能的污染、有害的物质,同时散发的气味即已损害我们的环境。我们都知道,塑胶废料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尤其是流入海洋并沉淀在海底的塑胶废料已经对海洋生物造成巨大的威胁,影响了整个食物链。

我们在发挥这些废弃物的经济效益之外,同时也制造并承担它所带来的环境风险。这些因素都是隐藏的社会成本,常为我们忽略。在这些权衡之下,我们是否有更充份的理由去默许这些有经济价值的弃物?抑或坚持将这些弃物转手给自愿接受的人?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