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1/02/2019
陈胜强.逢年过节忆高铁
作者: 陈胜强

与几位好友聚会。有的北上发展,有的南下定居。彻夜的闲聊,包括预测着几时开车才能避过高速公路的堵车。好运的,顶多车速放缓;倒霉的,就卡在车龙里,进退不得。周围的滚滚尘烟与废气,实在不好受。

炎炎夏日,大人都叫苦连天,车后座的小孩哪顶的了?晚上开车又睡意朦胧,没办法,那就凌晨吧。凌晨开车,也很困呀。

那改搭飞机?朋友答:太贵了。

逢年过节,不只一票难求,更得支付较高的价钱。一家数口若要返乡过年,还没开始派红包,荷包就轻了一半。

为什么会如此?经济学里不是有所谓的收支相抵吗?农历新年,机票不怕卖不完,绝对不会有亏本的航班。为什么反而更贵了?

经济学里也有所谓的供求平衡。高峰期下的需求量增加,供应方就有机会提高其价钱,以抽取较高的利润。前提是,需求方没有太多选择。说白点,你要就买,不要就乖乖的去跟大伙一起塞。

等等,还有火车呀。朋友答:抢不到票。

目前的双轨电动火车确实比以往舒服。站点又多。加上现在的打车软件也很方便。一族返乡过节,友族站点载送。一路上谈天说地,也顺便沾点喜气,真是举国欢庆呐。而且,环境不会乌烟瘴气;景点也不会车比人多。

“问题是,“ 朋友打岔:“我们抢不到票。”

依稀记得若干年前,报章里读到一段,解释国内塞车现象为经济的蓬勃发展。这句,对了上半段的一半。一半正确,人民买得起车,可以部分解释为国人的收入负担得起相关费用。一半不正确,汽车,在我国,是必需品。没车,就很难出门。国人就算收入再低,也得有部代步工具。况且,车子也有贵有便宜。塞在路上的,不是每辆都是名车。所以,若单纯的以塞车现象为经济指标,实在难以认同。

国内塞车现象,下半段,则暗示着国家交通建设可能已追不上国家的发展。无论什么时代,交通都是经济的其中一条命脉。古往今来,交通,一直都对工业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连带的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边聊边看电视播映的重播节目。中国今年的春晚,特别强调中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进步。听到隔壁桌的人问:到底是先发展经济,再强化交通呢?还是先强化交通,再发展经济?

答案一目了然。若无“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中国能持续发展吗?

那么,我国的交通,是经济的助力,还是阻力?

我不否定南北大道在我国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但在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的当下,过往的辉煌一页为什么还不是历史性的标志,反倒变成了人人诟病的麻烦?

政治,我不通,不便讨论。无论如何,希望隆新高铁的取消,不是政治博弈下的牺牲品。也希望当朝政府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