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4/03/2019
杨丽琴.1%的通膨,99%的怨气
作者: 杨丽琴

几个月前,我在夜市买香肠面包,贵了50仙。老板说,香肠涨价,鸡蛋又贵,不起价不行。

如今,面粉喊涨,我估计再过不久,香肠面包要嘛又起价,要嘛是分量少了;甚至可以是涨价之余分量也变少。这是因为面包里的鸡蛋,已由一粒变半粒,如今只剩下蛋丝,等同变相双重起价。

财长说,去年12月通膨只有0.2%,全年通膨率为1%,这是因为SST取代GST的缘故。

从数据上来看,这是很美好的。但民间对这1%通膨的反应却相当大,怨气指数或许达到99%。

不信?最近各行各业的人都出来喊话,说不涨价就支撑不下去了,如点心和包点业者。

而且,3月份除了面粉起价将会带来连锁反应外,接下来水电费酝酿调涨、4月开跑的糖饮税等,不多不少都会带动另一波涨价潮。

根据经济学定义,通膨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层面,如需求增加、成本推进。

目前市面上的涨价潮显然是成本推进类型,因为人民的消费意愿并没有大增。

产品成本之所以增加,马币贬值“贡献”良多。大马很多产品原料自海外进口,另外还有一些间接成本,如蛋鸡饲料,也是进口货。马币低落,原料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此外,商用电费调涨、外劳人头税一度喊价1万令吉,以及水费酝酿涨价,对商家而言都是不小的负担。

大马厂商联合会也表示,根据该会调查显示,近83%回复的会员认为SST导致经商成本增加。虽然财长稍后回应,指这与实际情况及统计局的数据不符,不过,物价涨跌确实非因SST取代了GST这么简单(SST属于“政治正确”,但未必是经济正确),也必须反映需求、供应、成本和货币价值等因素。

根据财长所言,2018年大马的通货膨胀率,是全球最低通膨之一,但人民却没有感受到。关于这点,政府将会研究原因。

其实,个中原因不难明了,2018年通膨虽然只有1%,但人民并没有感受到手中有余钱可花。

而且,那毕竟是去年的数据,自今年1月开始,不少熟食先后涨价,有些熟食在农历新年调涨后至今未回落。比起只是反映过去的数据,人民更深刻感受到的是当下现实。

有些物品虽然维持原价,却在包装和分量上用了“障眼法”,如糕点切小了,以前可能吃3块就能填饱肚子,现在或许需买上4块,从口袋流出的钱也变多了。

基于部长和政治人物常受市民热烈款待,吃的食物往往“便宜又大件”,所以对物价的感受可能不及民间敏感。

由此可见,数据虽然会说话,但反映的不一定是全部事实。政府如果要知道为何人民对所谓的低通膨无感,就必须深入民间,多多听取商民意见,而不是当某一方提出某个导致经商成本升高的原因时,立即反驳。

也许,政府在提出数据方面可以振振有词,惟即使辩赢了全世界,但对改进经济方面若无法对症下药,恐怕也没有什么意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