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9/04/2019
陈伟豪.赋予学生独立集体研究的机会
作者: 陈伟豪

日前出席了一场题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公开课,主讲人是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依大)荣誉退休教授奥斯曼列巴尔。奥斯曼教授生动有趣、频频引述人类近代研究法历史的公开课,勾起我在英国念博士的时候,义务参与由华威大学为中小学生举办的研究学习营的回忆。当时的我负责向这些来自英格兰中部各地学校的学生讲解怎么写研究报告。这堂课是学习营首日的最后一个活动,也算是总结学生们一整天所体验和学习到的研究知识与技能。

安排给高中生的讲义主要是围绕在如何独立并有效地完成一篇以4000字为限的研究报告文章。这些年龄介于16和18岁的高中生正在修读两年的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DP),而完成这个课程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得写好这篇文章。换言之,获得这个文凭学历的高中生理应有独立完成并客观地报告研究的能力。

为了准备这堂课的讲义,我引述了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把书写研究报告的工作分成7个步骤: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研究发现、归纳讨论以及研究结论。在讲解每个步骤时,我让在场的学生即席提出他们打算或正在研究的课题,以设身处地的方式讲述我若选择研究他们的课题,会怎么用3个迥然不同的方法,即:定量、定质或混合研究法,书写研究报告的这个部分。我记得当时学生们所提出的研究课题都与当年英国国内时事有关,包括学校可否实行体罚、国家该不该恢复死刑、政府该如何征收某种税等等。

至于安排给小学生的课,主要是赋予他们组织研究团队,以便能集体完成一份研究报告的能力。参与学习的小学生虽然年龄不足11岁,但是其批判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不容小觑。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学习营完成后的一个月,回到华威大学,在一场特别为他们举办的小学生研讨会上演示他们的研究所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演示,是4个10岁的小学生在讲台上,以他们研究所得到的证据和论述来讲解为何他们所就读的小学不应该和附属小学的幼儿园共用一套户外游乐场。这些小学生有系统地、客观地应对幼儿园学生对他们在小学生活所造成的困扰,这种应对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技能在经过正规教育系统的孕育后,确切地把英国儿童的心智循序渐进地导向独立成熟的成年人。

如今我国政府有计划通过修宪,把投票的法定最低年龄降至18岁。但坊间有不少人士非议此举,认为大马18岁年轻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然而,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成年人的心智成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思辨能力的深度、对所处社会价值观所抱持的态度,以及此人对心理运动技能(psychomotor skills)的掌控程度。因此,在政府试图降低投票年龄的同时,我们应该一起赋予当下的中小学生独立与集体研究的能力与机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