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4/06/2019
杨丽琴.榴梿启示录
作者: 杨丽琴

第一批冷冻带壳猫山王榴梿上周登陆中国,打开新市场。接下来每月料至少1000吨优质榴梿进入中国,预计每年为国家贡献5亿令吉收益。

榴梿踏足神州,有人欢喜有人愁。榴梿园主乐开怀,本地老饕则愁眉,担心日后要吃贵榴梿。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因由的。不久前,有女郎申诉耗了近1000令吉买了3粒名种榴梿不合理。但档主表示市价确是如此。

我问一些超爱吃榴梿的朋友,愿用如此高价买榴梿吗?

他们表示,如果只是为解榴梿瘾,一般中价榴梿已足够。但若真的非常想吃时,还是会忍痛买一些优质榴梿。

以前的人总爱说,当了沙龙买榴梿。在物质缺乏的年代,沙龙对一些人而言,已算是全副家当。

现代人没有凄惨到需把贴身衣物当了换取榴梿,不过,当外国人也开始懂得欣赏榴梿时,榴梿身价是越抬越高了。

大概在八、九十年代,油棕和橡胶仍是大马主要原产品时,有位亲戚是油棕和树胶园主。由于爱吃榴梿,他后来也买了一些榴梿园。

亲戚时不时会请我们吃梿榴,但送来的榴梿品质不一。有些外表很美,打开却是“生番薯”(熟不透)。有些甘榜榴梿不起眼,味道却不比名种榴梿逊色。

当时,榴梿价格不稳定,甚至有一段时间因收成过多贱卖。因此,亲戚也没有打算大举投资种榴梿。

没想到若干年后,风水轮流转,油棕和橡胶好景不再,反而是榴梿风光出国。如果多年前,亲戚多买几亩榴梿园,或许现在已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世事难料。毕竟,就算现在许多油棕小园主转型种榴梿,谁能担保大国对榴梿的消费永不变?榴梿能长久种出个春天来?如之前燕窝销量极佳时,很多人投资燕屋,但燕窝还是逐渐退热。

撇开火热的榴梿经济不谈,一般市民其实更担心品质好的猫山王都运出国了。虽然农长强调,出口至中国的冷冻带壳榴梿,只占本地总产量的5%。然而,在政府一直高喊钱不够用下,谁能担保日后出口量不会一再提高?

不管是原产品或榴梿经济,都有隐忧,那就是不能过度依赖出口。即使部长大力推介喝红棕油,以及本地榴梿老饕舍得出钱,但哪一天海外大户说不买了,园主们还是会重重地摔一跤。更何况,所有农作物收成都是看老天爷脸色的,变数甚多。

其实,榴梿虽好吃,但非人见人爱,有些本地人一闻到榴梿就想呕,直呼好臭。因此,也有人比喻,有些政治人物形象特出,性格刚毅,就像榴梿般,喜欢者很喜欢,厌恶者极厌恶。首相马哈迪、财长林冠英、反贪会新主席拉蒂法等皆为此类型人物。

此外,在中文里头,榴梿与“留连”同音,隐喻榴梿让人流连忘返,但榴梿的马来名是durian,duri为刺,durian即为带刺的水果。在品尝美味的果肉前,随时会被刺到手,不得不谨慎。

有句马来谚语durian runtuh, 意为树上掉下的榴梿(幸运从天降)。但掉下来的榴梿,也可以让人头破血流。

在名种榴梿日渐成为老饕的宠儿时,亦有人推崇返璞归真,选择甘榜榴梿。据说,就算是名种榴梿,也可能“生番薯”,就像一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所以,不止人不可貌相,榴梿也是如此。榴梿经济让人又爱又恨,榴梿政治,更不是人人都受得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