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8/07/2019
陈头头/《The Best of Enemies》又一次,好莱坞的黑白和解
作者: 陈头头

2845CFL2019-07-0515623102351553775958.jpg

一如往常,我们对美国电影里的黑白族群黑历史有普遍认知,剧情走向、议题聚焦,大多能猜出一二;而一如往常,看着这些一刀刀挑开历史伤痕的电影,隔岸观火的我们总有某些瞬间,隔着荧幕,被火灼伤。即便电影再陈腔滥调,悲情煽情温情乱搅和也好,历史上的这些鸿沟,总会从遥远的国度,隔了千山万水,刺伤你所在的现实。此时,当下,这片土地,或依然不能坦然讨论,如好莱坞──政治正确也好、正视历史也好,敞开,凝视,讨论,邀请万千观众一起来检视,族群的黑历史。

平铺直叙的议题

所以《The Best of Enemies》之于遥远国度的观众如我,某种表层和内在意义,就是近年来美国黑人族群伤痕史电影之一的长路眺望,渴望创作上的公开讨论和批判,也能在这个国度自由开花。所以电影其实也就拍得不过不失而已,是我们总会对号某些位子,在或只有相似的支微末节里想着,史实确实比电影更怵目惊心,也更煽情。

《The Best of Enemies》取材黑人社运分子Ann Atwater和前3K党员C.P. Ellis的真实故事,前有纪录片《An Unlikely Friendship》的详实凝视,旁有其他黑人议题电影的珠玉在前,比如同志诗篇《Moonlight》、黑奴伤痕《12 Years a Slave》、黑白情谊《Green Book》、女科学家《Hidden Figures》,甚至黑人科幻/超级英雄黑豹等,相较之下,《The Best of Enemies》其实并无出彩之处。电影取材的真实故事本来就张力十足,也具备足够戏剧元素和人性挣扎,但导演的调度拿捏少了细腻和细节堆叠,不煽情是好的,但表在淡写必须有冰山下的暗潮,Robin Bissell在悠扬的曲调中稀释了伤痕浓度,确也稀释了角色的立体感和张力。术业有专攻,Robin Bissell是资历丰厚的好制作人,但好导演之路,依然长路迢迢。

电影改编自Osha Gray Davidson的同名著作,说一段不寻常的黑白配友谊,片名开宗明义解密这段特殊友情的复杂与纠葛。黑人社运分子,大嗓门单亲妈妈,对不公不义绝不坐视不理,也热心助人,杠上恶名昭彰,专挑黑人下手的3K党领袖,在美国南方,这当然不会是容易的事。这对黑白最恶敌人后来成了最佳拍档,误会消融,还在种族隔离议题上携手相助,除了微妙的契机,或也是骨子里的善恶立场。

2845CFL2019-07-0515623102350623775956.jpg

好莱坞式的黑白和解

Ann Atwater自然位处弱势,黑女人,在性别尚不那么平等的70年代,在黑人命运依然坎坷的美国南方,她必须强势、敢对白男人大吼(锲而不舍的呐喊),或许才能换来白男人们对不公平的微小注目;C.P. Ellis典型的白人蓝领,对黑人的歧视和怒意没有来由,社群认知从小教育仇视与族群对立,努力挣钱买下小小的加油站,不是什么坏人的他有妻有女有房有生意,人生至此或许足矣,若不是3K党的推波助澜,族群的歧视和分化不会进一步加深。

因为黑人小学的失火事件,促使分居两个社群的两人必须代表两个族群商议彼此间第一次的合作,黑白两族之间的大步跨入与融入在南方举步维艰,事件本身自然张力十足。两人对彼此自有敌意,对立的细节大多来自现实,第一次坐下来开会的刻意不同桌,第一次同桌吃饭的局促和尬聊,第一次接受黑女人帮助后白男人的自尊挫败与信念动摇,若这些素材都在小说里现实里,导演对原素材的处理仅仅平铺直叙,层层剖开却不见张力,两人关系的转折也不见细节堆叠,剑拔弩张的争锋相对本才是电影可以辩论之处(族群问题有太多可供辨论的素材),导演白描淡笔(却不是内敛的冷视角),偶用悠扬乐曲、碎镜头快剪谕示时间的流逝、事件的推展,如此老派的场景调度,也一如电影的老派政治正确,一点点温情、一点点尖锐、一点点伤痕,最后和气携手,一个来自邪恶党派的白男人和一个努力争取自身权益的黑女人握手言和,双赢皆大欢喜。

现实中两人当了一辈子的朋友,也一起为公平社会努力不懈,在黑白依然对立的美国南方,这段关系自然波澜不少,而如此精彩可期的黑白议题,导演选择抹去议题后的凶险和罪恶,尖锐的伤害与凌迟,不煽情却也不怎么动情的,好学生乖乖写作业般拍了(又)一部,美国社会乐见的黑白和解电影。

2845CFL2019-07-0515623102354373775959.png

2845CFL2019-07-0515623102350773775957.jpg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