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07/2019
温思拯.两极化的时代主义
作者: 温思拯

在信息和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化和全球共同经济体成为联系各国的命脉。全球化是个很广的课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我们生活各个层面。在探索时代(大约从15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全球探索始于1419年和1427年葡萄牙发现的马德拉和亚速尔群岛的大西洋群岛,1434年后的非洲海岸以及1498年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然而,郑和早在1405年下西洋跨越了东亚地区、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各地。全球化的观念不仅是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更是人类文明合一最高的巅峰和表态。

因为距离和文化的隔阂不再是阻止人类共同体的提升,这样的世界大同理念不需要借着军事的力量来占有领土来得到合一,但却可以各方的合作来得到共赢的好处。但近年来,我们看到从全球时代主义渐渐转向两极化的时代主义。前普林斯顿大学投资银行家和经济学家Michael O'Sullivan的书《平衡:全球化后的下一步》(The Levelling: What's Next After Globalisation)提及,他预测一个多极世界正在形成,可是国际社会却对此毫无准备。

今天我们面对最紧迫的问题除了全球和区域政治的不稳定,债务不断提高,天然资源短缺和环保课题刻不容缓外,就是自我中心的帝国主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提倡的共赢概念听起来相似全球平等的观念,但他所谓的共赢政策是以中国中心论为起点的。虽然中国从全球化及如WTO成员资格中受益匪浅,并在推动全球化的供应链动力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流入中国的贸易越来越多区域化和垄断,远离了全球化应有平衡的平衡发展。因为自我主义的全球观不是以世界公民的最大利益为主,乃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故此,我们可以在中美贸易战,5G之战,美朝关系和区域政治的头角中看到各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权利精打细算且勾心斗角。

因为缺乏共识和统一发展全球化的概念,Michael O'Sullivan建议人们必须把全球化的观念抛在脑后,因为我们未来的世界不是大同的世界,乃是由美国,欧洲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三角分立的世界。但当我们把合一的概念丢掉时,大国们将越来越多地对经济政策,自由,战争,技术和社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而产生更多难以避免的纷争和摩擦。为此,大国间的关系紧张,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贫富差距将会恶化,各国与社会将严重的陷入两极化的发展趋势。无疑的,平民百姓将会活在水深火热中,如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情景。

两级化的主义不难在以中或以美为主的政治立场看见,但无论是西方的民主系统或是中方的任选贤能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因为每个国家的政府都是由罪人组成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在罪人所组成的政府里找到完全公义行善的政府。没有任何政府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政府只是人民的代表,只是短暂拥有合法管理一个国家的权利。政府只是管家,总有一天他们都必须对主人交代他们一切的作为。

我们好比坐在一辆开着倒车却想要往前行的列车。自私和野蛮参透今天的政治文化,无论在美国,香港或在马来西亚,我们都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反逻辑的思维和行为。我们活在一个看似科技最发达的时代,但我们同时也活在一个时代分水岭的关键时刻,若领袖们不回到真理,以一颗敬畏神,怜悯体恤万民与实践公义的心来领导,我们将会很快的陷入一个没有盼望且分裂的黑暗时代。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