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8/2019
曾毓林.见证一场文学与艺术的美丽相遇
作者: 曾毓林

两年一度花踪,如期绽放。本星期六,星洲日报再迎接无数海内外作家,他们都是受邀而来出席第十五届花踪文学奖颁奖典礼,一起见证马华文学的绚丽盛放。

两年之约,走过30年不曾改变过;30年前萌芽的“花踪”文学奖,经历过无数届后,文学花圃已经百花齐放。而我们也从早期的披荆斩棘,一路灌溉来到今天的花开满园。而“花踪”也不再是文学奖而已,它同时是本地文学与表演艺术的结合,近几届的花踪颁奖典礼,也同时是国内舞台表演艺术者展现实力的舞台;“花踪”不再只是星洲日报独有,它同时是马来西亚文学爱好者和表演艺术者共用拥用。

花踪曾被文学家淡莹、余光中和白先勇不约而同的形容为“文学的奥斯卡奖”,一路走来,也成了马来西亚文坛最大型、最瞩目且最有代表性的华文文学奖之一。

有人形容,马来西亚的写作人如果没有得过“花踪文学奖”,是写作生涯的一大遗憾。花踪文学奖似乎成了马华作家一个重要的核证。

近几年,“花踪”也扩大的领域,从增设世界华文文学奖,邀请香港明报、明报月刊、亚洲周刊等重要华文传媒加入;花踪也凭借着世界华文文学奖面向着世界,成了世界华文文学爱好者关注及拥有的文学奖,落实“海外到处有华人, 华人到处有花踪“的信念。

“花踪”之所以叫“花踪”,即是“华宗”的谐音,即“华人之所宗” ,它体现一个文化意念;为花踪设计奖座的国际艺术家陈瑞献把雕塑交给星洲日报时说:“东南亚地区的华人文学正在走下坡,在这个时候,每个华人都应该把发扬华人文学当作一己的责任,一有机会即提倡,这是全民族之所宗”。

星洲日报一直都把“花踪”视为永远的提示,提醒自己要努力去发扬华人文学。

过去数年来,报业面对极大的冲击,然而作为文化堡垒,星洲日报一如既往,风雨不改的贯彻花踪精神,热爱文化、支持文学的热诚不会变更,也毫不动摇。历史将会见证我们的坚持;岁月终会收割花踪结出的累累硕果。

文学和阅读息息相关,除了举办文学活动,星洲日报通过报章举办“希望阅读”、“心灵写作班”等活动,提倡全民阅读、全民写作。希望带动本地的阅读与写作文化,激发更多人走进文学的殿堂。

每一届的花踪,其实也都引起爱好文学者的回响。曾经引起过的其中一个回响,至今仍偶被讨论,即是:大咖是否该让位,不再参赛,以便有新人可以冒头?

然而在我们的思维里:花踪不是一簇花,而是一座山。花每年可以长出不同的颜色来,但山始终是如如不动的山。你欲登山,你只能爬到哪里?是凭你的能耐与功夫。

山,不会去迁就爬山客。

也有人说花踪门槛高,要求我们调整,但我们坚持,除非章程有不完善之处,否则为了迁就一些人而修订,这是断不可能的。今天若可以为某些人修订,明天又再为有其他要求的人再修订───这样的花踪就失去公信力和意义了。花踪真的是一座山,它必须维持一定的高度。花踪新秀奖向年轻写作者的呼唤是“后浪,涌来吧!”;而花踪向国内文学爱好者的呼吁是“凭真本领,来挑战吧!“ 爬山也要靠实力,山不会降低高度迁就任何人。

有人宣布不参赛,那是因为他已经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实力啊!这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境界。

有人继续参赛,因为想知道自己是否仍是这两年来写得最好的那位,这也是一种不断鞭策自己的精进。不管是前者和后者,那都是很好的美事。

花踪文学奖可以被视为检验实力的标竿,里头没有礼让和鼓励这回事。要比赛,就拿出真材实料来!

作者或参赛者之间的讨论都是各种各样的浪花,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对花踪的回响。 无论是怎样的回响都好,两年一届的花季,今年8月3日在吉隆坡国家文化宫盛开,这也是花踪举办以来,首次从民间走入国家殿堂去绽放。 我们相信,这不只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文学盛会,也是一场高水平的舞台艺术飨宴。

希望你来,再次见证一场文学与艺术的美丽相遇,激情邂逅。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