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9/09/2019
曾毓林.不止是一份报纸
作者: 曾毓林

经济低迷,到了难以凭空想像的地步。早前很多慈善机构都面对捐款大幅度减少的问题,有者甚至比之前少了一半以上的常年赞助,许多长期履行社会责任和捐助慈善的公司都开源节流, 纵使保持捐助公益,但数额也大大扣减。

即使是狗,也要饿肚子了,好几家认识的流浪狗收留中心几乎断炊,负责人说,捐款人说让人吃的尚且无法应付,更难来捐助流浪狗中心,结果中心内的狗因饥饿而互相咬噬,为少量的食物打斗。

这些都是平时少去接触就难以发现的事情,很多慈善机构有苦自知,不是不肯努力去募捐,而是敲了门没反应。

社交媒体上突然冒出很多“爱心组织”也在征求捐款,他们透过视频、透过电话业务员非常“专业”的征求募捐,对许多传统经营的慈善机构是分了一杯羹。至于在社交媒体上冒出的爱心组织内部运作如何,有待观察。

无论如何,目前许多慈善福利机构都在愁云惨雾中是不争的事实,他们都需要社会的关心。只是,到处是求助的声音,捐得了这家应付不了那家,有些人久了也逐渐麻木。

从两年前开始,星洲日报基金会每年拨出300万令吉供100家慈善组织申请,今年更破格增加到450万令吉供150家申请。虽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希望这及时雨可以解短期内的燃眉之急。

但凡国内面对经济拮据问题的公益慈善机构,包括老人院、孤儿院、精神或肢体残障、特殊儿童、临终关怀、戒毒中心等皆可在2019年10年1日之前申请。星洲日报与星洲日报基金会透过委托独立遴选委员会,根据申请文件初步遴选出符合资格的组织,或者安排基金会职员、星洲日报记者将会实地查证,再由独立遴选委员会审核,遴选出150个最符合条件的受惠机构织。

申请程序或者要求的资料甚多,但主要这是来自社会公众的捐款,基金会有责任,也有确保善款真正用得其所。

因语文和接触问题,以华人为主的小慈善组织往往无缘于政府福利部的拨款,甚至有些完全不知道如何提出申请,这在国家福利政策下失去享受的机会,殊为可惜。幸喜大马华人乐于助人的美德,肯出钱出力捐助资源,这才使很多慈善机构得以经营下去。

基于社会结构问题,目前失依孤老越来越多,很多老人院、残障中心都有人满之患,若来自政府、社会的援助资源有限,终将酿成更多惨况。星洲日报与星洲日报基金会发挥“情义相随”的人道精神,希望带动社会其他机构也一起向弱势及面对经济问题的慈善机构施于援手。

实际上,星洲日报每年在推动的社会公益不限于此,对于偏乡地区,也同样关心清贫家庭的小孩的阅读问题。从2012年开始推动的“希望阅读──支持乡区孩童阅读计划”至今没有中断过,这项计划每年为400至600名在乡区或偏远地区的孩童个别提供阅读资源,让这些家庭经济能力欠佳、无法经常接触到课外读物的孩童也能在热心人心的帮助下,建立起可获益终生的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除此之外,也协助偏乡地区的华小丰富图书馆内藏书。

这些都是善用读者热心捐款所委托,为社会带来的一股温暖。

今年适逢星洲日报创刊90周年,回顾过去一路走来,除了与华社风雨同行,也肩负着各项社会慈善、教育等的建设工作。比较起其他国家,乃至于国内其他语文报纸,马来西亚的中文报似乎要肩负起的责任更重大。

报纸不再只是一份报纸,文化堡垒也不再只是驻守文化领域,也包括在教育、社会福利、慈善、人权、弱势组织的建设工作。所以有人说,记者不再是记者而已,是兼任社会工作者,我想这句话是真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