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10/2019
《回不去的家》:不一样的读后感
作者: 刘金菁

此书出版不久,我也刚阅读完毕,就看到萧婉思刊在【读家·读出心裁】的书评。萧女士最严苛的几句话是“不但谈不上差强人意,甚至让我失望”、“内容:此书采访毫无深度可言”、除非此书只记录了部分采访,否则“整体而言可以说不及格”、“程度真的不到出版水平”。

先不谈该读者提出的改善建议,以上出现在这篇评论文里的概括性语句,确实让人看了吓一跳,以为买错了书,以为作者不专业、素材随手拈来(捏造),以为是一本看了等于没看的书。如果以为这是一部学术理论,以此标准评价,说它“不及格”尚情有可原。然而它事实上并非学术性质,是作者与罗兴亚难民以及几个人道组织的接触、交谈才对,把深刻的亲身经历化成文字,把个人感受毫无保留地注入故事中,以期能唤起大众对难民课题的关注。读了作者的故事,确实能让我们对此课题有进一步的认识,自省其身。或许该读者抱着学术探究的目的研读这本书,故阅读体验很不一样。翻遍全书,作者和编辑、推荐文作者在书中不只一次说明,这部作品是“从人道角度出发”,写的是人,不是史料。把握书本体裁的定位很重要。

当然,每个人都有发表看法的自由。该读者也认为《回》有几个弱点:

❶书中没有历史内容的支撑,架构不完整;

❷作者访谈中的提问深度和心理预设不够;

❸书中照片作用不大,没说明背后的故事。

阅读了此书,我却有不一样的感觉。作者张安翔出版过两本书,第一本《磕绊》写的就是该读者期待看到的历史背景。《回》锁定的范围则比较集中,在开端使用地图/地理位置简要地说明了两个国家、两块交接地以及活在那儿的人民之间的关系,再快速带入到难民的故事中,或许这是作者编者对阅读节奏的把握,该不是胡乱选材。把最基本的背景锁定在那些谈话目标,把时间线放在与无辜难民最贴近的过去,当然不够宏观,但就把更多的焦点放在难民当今所面对的困境,而非追溯过去论谁是谁非。(读到此书第二部分讲述本地警察和执法人员如何对待难民,就可以明白作、编者为何不以多国纠纷的历史背景作为撰文主轴,历史久远论不了谁是谁非,况且作为其中一个记叙的角度,本地警察与难民的祖国似乎没多少关系。故更多的是以跨地域、跨族群来讲述的。)

认同说作者提问的深度可稍加强。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从作者描述的现场感觉到他与谈话者之间的挑战——语言障碍、周遭人的目光、在难民营行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计划赶不上变化”等等(居民热心推荐的受访者)。作者也有在行文中反思自身的技术错误,这样的坦荡个人挺赞赏。且作者是在执行援助工作期间做访谈的,或许可阐明此作品乃兼职访谈的所见所闻,以免争议。

书好不好?读过才知道

再说此书所收录的照片。如果不是地理杂志或documentary那样的书刊,又是否需要科学说明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诚如该读者所说的,这些照片是“没有作用”的,要是单纯从百科角度看待。好多是难民的面孔、难民营里的房子和黄泥地及山坡,这些特写照片要是必须都标注上说明,还真叫人说明不出什么来。我的阅读观感是翻动书页时的图文交替所呈现的难民生活,不太强烈,轻描淡写,自己体会。不知是否编辑的设计架构?这就交由专业的平面设计师解说评论。

作为读者,以上仅是我的个人看法,未必正确。可以确定的是,一本书好不好,还是要亲自读过才知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