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2/10/2019
滋扰人们的“白脸猴”/许顺业(峇株巴辖)、洪慧芳(新加坡)
作者: 许顺业(峇株巴辖)、洪慧芳(新加坡)

近日,在网络读到星洲媒体的一则报导,指半年以来,丰盛港兴楼地区有大批“白脸猴”出没,闯入民宅觅食、踩坏屋瓦,对居民与业者造成困扰,更促请动物保护局尽快采取行动,处理相关问题。

其实,若稍有留意,近年来,有关野生动物诸如猴群、野猪、蛇类等……与人类接触并引起困扰、产生冲突的新闻日渐频繁。这些在体型上普遍小于人类的野生动物,其天性本是惧怕人类、对人类避之不及的;但我们却在一些案例中,见它们表现出攻击性,常常是为了夺取食物;在一些更极端的案例中,人们甚至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些看来有违动物原有习性的行为,到底为何发生?我们有必要正视这些问题、追溯其源头与主要导因,并进一步探寻我们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之道。

回溯根源,将发现这些问题仍始于我们人类自身。当我们因各种生活的需要,获取森林资源;增加房屋建设与拓展居住空间;为油棕、果树等经济作物拓宽垦殖地;为水力发电兴建堤坝等而砍伐森林时,我们正日渐蚕食着野生动物原有的家园。随着栖地的丧失,流离的野生动物部分被迫存活于森林边缘,部分则直接进入人类聚落寻觅新栖地;这使我们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更显频繁。

若只看表象,部分人士或会将上述现象误判为野生动物数量的增长,而认为需以人为方式进行干预,以管控其种群数量。而另有部分人士,则将这一现象理解为原栖地的食物匮乏,才会导致它们需到人类居住地觅食。因此,出于善意,他们会喂食这些野生动物,可憾的是,这善意将无可避免地,导致野生动物对这些易于获取的食物形成依赖,而逐渐放弃回到原来的自然栖地、放弃自主寻找食物,日久,这样的局面,将最终导致野生动物改变其自然习性,而选择放弃自然栖地,生活在人类聚落之中。此外,也因为这些食物资源得来轻易,有一定几率促使其种群数量非自然地增长,导致原有问题愈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文章起始处提及的“白脸猴”,既是上述现象的典型示例。

“白脸猴”较通用的中文俗名为眼镜叶猴或郁乌叶猴,它们的眼周有白色环状区域围绕,乍看像是佩戴了一副眼镜,因而得名。眼镜叶猴性情温和,也颇为害羞,绝非凶猛的物种。适应力强的它们,在马来半岛的森林里,实则并不罕见(但近年因盗猎与栖地丧失的问题,使得它们的数量正在减少,已被IUCN红色名录定为近危物种),可爱的白眼框、以及它们幼时一身明亮的橙色毛发,使得它们为许多人所喜爱。

当眼镜叶猴的栖地遭受破坏,它们被迫生活于仅存林地的边缘地带,并经常性地需以缆线、屋顶等人工构造,作为在碎片化的林地间穿梭的渠道,当目睹这些行为,人们大致会有如下3种反应:一、为防猴群行为逾越,破坏与夺取其财物,而将其驱赶。二、联系相关单位并要求驱除这些“有害动物”。三、因推测猴群食物匮乏而给予喂食。

共存共荣的生活模式

在此,我们提出第四种应对。这些建议被证实能有效降低人兽冲突、以利彼此和谐共处,供大家参考。即避免喂食野生动物;确保垃圾桶不能被轻易开启;为野生动物保留空间,并与它们保持适当距离。

喂食野生动物,不仅导致它们滞留人类居住范围,更使它们发展出主动接近人类,甚至某些野生动物将表现出攻击或抢夺行为,以取得食物的习性。而对于已有讨食行为的动物,它们普遍将塑料包装与食物等同视之,因此应将塑料包装置于背包内,避免裸露于外,或以其他手提袋取而代之。此外,若院落中植有果树,应将成熟的果子尽数摘除,避免吸引它们前来。垃圾桶方面,可以绳索或金属丝线作为简易的扣锁设置,即能有效避免动物打开翻搅。若留意以上几项建议,则能有效地排除诸多人兽接触的诱因。至于遭逢与野生动物的不期而遇,应避免眼神对望,并保持2到3米(约一辆轿车)的距离,再缓慢地走开。

最后,我们恳切地吁请各位,为这些与我们一样生长于这片土地的野生动物,留有空间,给予包容并善待它们;在高速发展、高度城市化的区域中,我们更应该为被夺走家园的它们留守生存空间。我们要积极地探寻能兼顾彼此、共存共荣的生活模式,毕竟生态的平衡与存续,也仰赖每一种独特生物物种的参与和存有。

*若读者有意进一步认识可爱的眼镜叶猴,可在脸书搜索Langur Project Penang专页,从这一项眼镜叶猴专案获取更多信息。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