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10/2019
陈胜强.大学与企业
作者: 陈胜强

经常听到,大学好像有道无形的高墙与世隔绝。偶尔经过某某大学,站在墙外,都感受到,一种城府深埋的距离感,散发着殿堂般的庄严,仿佛世外桃源的想象。

“呐”我都会说:“你们想太多了。”

大学,与企业有道明显的分割线,这是各国学者普遍认为的事实。一条无形的线,区分着学者们的完美主义,及企业人士们的实践主义。

我一般在课堂内会这么解释:首先,画个大大的圆圈,那代表某个环境内的现实。接着,我们在大圆圈里,画个小小的圈圈,那代表某个知识。那个大圆圈,里面接着画了无数个小圈圈,代表一个环境里,拥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所以,若要理解整个环境,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的知识。

大学的学术,注重于从现实中提取知识。企业的商管,则投入于应用知识来理解、预测,并控制现实。

跨过这条分割线,是当下大学的当务之急。毕竟啊,身为大学,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闭门造车。一群学者在封闭的环境里自吹自擂,能有什么作为?一群学者埋在千百本书里,通过阅历而探讨出的结论,或设计出的原型,通用性会高吗?

有一句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学,必须与企业多多来往,以作为院内学者们与企业或社会对接的平台。借此平台,学者持续增广见闻,再整合后于课堂内分享;毕业生借着大学与企业的关系,优先获得面试机会,大学本身,也有更多机会与企业合作进行各种研究项目。

换个角度,那企业有什么好处?

其中对企业有直接影响的,是毕业生。所有企业都希望能招募到最好的毕业生。何为最好?单凭学分不能定论。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且多变。当下的最好,不是各方面都可以,或说,没有弱点也没有明显强项的毕业生。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表明了,目前企业认为“最好的”员工有三点:高团队合作能力、高创意,及拥有特别突出的强项。讲白一点,企业允许毕业生自带弱点,但条件是有特别高的强项,容易和同事合作,及不墨守成规的思维。

可以想象一下,4个各方面一般般的人组队,与4个有各自强项,又能互相弥补彼此弱点的团队,哪组能有更好的表现?

好了,你如果接受这趋势,那第二步,就是如何找到这类毕业生?团队能力及创意不容易从文凭或面试里看到。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最认识学生的人,也就是校方的推荐。

除此之外?企业的内部培训、企业的智囊团队、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对接、企业的研发外包,大学都会是不错的合作伙伴。

所以,别想太多了。若你有以上需求,可以试试联络你附近的大学。当然,前提是,那大学,不受争议。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