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8/11/2019
黄启灏‧美丽店舖
作者: 黄启灏(旅韩职场人)

我从 1999 年开始工作至今,几乎 20 年的光阴。

打从有能力独立自主,追求物质生活成了我最基本的倾向。但我并不迷恋名牌,倒是会不断花钱买一些有的没的小东西。几年下来,生活充斥著功能虽齐全,但我却热忱短暂的身外物。

来了韩国,由于自己的私人空间狭小,我并没把槟城的大部份家当都带过来。突然间,生活习惯要经历几次不可避免的刷新,从前需要的成了多余的负担,后来想要的得学会过滤和取舍。

因为一个人住,加上住所有限的活动面积,根本不会邀请朋友过来玩,所以用不上超过一个位数的水杯、碗碟;平常不太懂衣著打扮,就算换季的衣服也屈指可数;为了扩大韩国的生活圈子而待在外头的时间比较多,家里就更加不需要购置使用率低的器具。

我很努力把生活中不需要用的尽量清除掉,尽量简化家当,尽量减少购物了。但还是会去旅行,会看到琳瑯满目的精品,会想要消费,要命的是公司一有活动,就有一堆毫无意义的纪念品放到我桌上。

真是累赘。

所以我现在每个月都反复整理自己的财物,只要过去三个月都用不著的,就归类为「转赠品」,送去美丽店舖。

美丽店舖是成立于 2002 年的非营利社会企业。其核心使命以「分享」为基础,获得不少民众的共同参与。经营手法主要回收二手物品,然后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各地的连锁店在无成本的情况下,网罗各种捐赠品,把它们带回消费市场。所有的收益将用于各种不同的公益组织。

换句话说,这是个利用资源循环来激发的公民运动。

美丽店舖的存在或许有个美丽的意义,让人们间接认识和分享贫富之间的差距,和个人对环境保护可做出的举措。

可惜,韩国社会无法摆脱阶级观念,普遍注重出身和地位。我问过一些韩国朋友对美丽店铺的想法,基本上并不获得关注或应有的支持。

大部份人都觉得因为店内的摆设和物品的分类缺乏吸引力,让人却步。会进去浏览和购买的,不是热衷环境保护的,就是经济能力偏低的人。因此,整个企业形象一直裹足不前。

多数韩国人都不太愿意使用来历不明的东西,更不愿意让人瞧不起自己的消费水平。

有朋友建议说,如果在购买的时候,可以知道每个二手物品背后的故事,曾经的主人的心路历程,或寄赠者想对下一个主人说的话,就不一样了。

听起来特别感性。但回头想想,这也不无道理。我们居住的社会本来就富人至上,会关注美丽店铺的是少数,但是愿意花钱的却不少。要赚有钱人的钱,就要理解资本主义者的心态。

我想为社会尽一点绵力,但我自己也会作为消费者想买到有意思的东西。矛盾,但就是现实。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