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2/12/2019
陈胜强.不懂/不要/不爱阅读的年代
作者: 陈胜强

比起那些很少看书,光听街谈巷议就觉得能对人性了解一二的人,你有没有更透彻的领悟?

──来自历史学家及哲学家 威尔杜兰 谈历史研究

比起那些很少看书,看文章看新闻断章取义,就觉得对时局洞察入微的人,你有没有更精辟的见解?

──来自“某”在家看书还没有上班的主笔

* * * *

我们生活在一个节奏快速,生活方便的年代。什么都要快,什么都要方便,仿佛什么都要像厨房里的电子气压锅般,一堆的肉和香料一次过抛下去,按个钮,炖个几分钟就能上桌。在这种节奏下,人人凡事要求速成精简,最好是:一段字带出整体思维,一句话讲完所有故事,一分钟描述整个事态,一个形容词形容一个人,理应层次丰富的人格。

阅读哈利波特?太厚了。我看电影比较省时省力。(你觉得两个小时的电影能带出多深的故事?)

阅读分析报告?太长气了。你直接报告结论。(你确定单凭结论足够让你做决策?)

阅读书本?太麻烦了。我没那个雅兴。(你确定你的人生或工作不需要高层次的哲学观?)

唉,生活节奏造就了人们不爱阅读的风气。

*       *        *   *

我们生活在一个从小就被知识催着跑的教育制度。中小学根本都是在赶着教育部设定的进度追。回家,还有功课要做。有些,放学了还得赶补习,逐渐的,上学,成了例行事项及烦恼的来源。十几年下来,会养成什么习惯?幼儿园的孩子们从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取知识的喜悦,一年年的退变成被动及压力。带着这般认知上了大学,动力,不是家人的期待,就是为了未来过上好生活。

什么时候大学毕业就能保证能得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上大学是为了获取高层次的知识及技术,而不是拿个文凭,然后“呐,我是大学生,我要好工作” 。学习是为了懂得更多更透彻。面对问题时,应对方法更丰富;看人看事看物时,也更细微入致。

读书?不是就为了考到好成绩?(你觉得学分能让你做好工作?)

读书?那都是学生才做的事(你觉得你大学获取的知识不会被淘汰?)

读书?我只是卖产品的业务员(你觉得卖产品不需要读很多心理学及沟通技巧的书籍?)

读书?我都几岁了(好吧,我没话说……)

唉,教育制度养成了人们不要阅读的风气。

*       *    *  *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大力推崇哲学修养,却又自我中心强烈;个体思维薄弱,从众行为泛滥的年代。我们的社会,普遍觉得到了一定年纪或地位,其所观得都是事实,其所听闻都乃真言,其所阅历都可信。其所立场,非常公正,其思非常正确,其言也必自觉完美解释现实。就这般进展,养成了爱讲不爱听,万般见解为我独尊。谁对谁错,不比思维上的逻辑理论,而是数字区分出的差异。

就算聆听,也听自己想听的;就算阅读,也只选择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文章来读。殊不知,文章也是人写的,也有观点的死角。就算是大学里的课本,也有其不完美,或是文化及国情差异带来的实践无效,或是作者或页数限制而忽略了各种相关理论。有些书本或文章,以优美的句子圈粉,以夸张的主题吸引点击阅读,以偏激的情绪谋取同感,以道德绑架操纵结论。

在这般趋势下,人民没有基本哲学认知来分辨是非,又在从众行为下被牵着走,错误的思维,会因为大众的普遍认同而变成对的。结果,非主流的思维,都被标签为异类;与大众意见分歧的,马上就被声量掩盖。

我年纪大,我懂的够多了(你可能都没踏出过你的舒适圈)。

我资历高,我做的准没错(你可能都在做着同一个工作)。

我经验多,我的看法才是对的(经验的年份及领悟的多寡是两码事)。

这文章被转载了这么多,应该是对的(就这般心态,才越转越多)。

书都这么写了,应该没错(如果领头羊一开始就往悬崖跑,后面的怎么办?)。

唉,社会风气养成了人们不懂阅读的风气。

比起那些不懂/不要/不爱阅读,光凭个人经验及观点,就对这大千世界妄下定论,你有没有更明确的理解?

──来自“某”一直看着大学生和社会人士的老师。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