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技职教育仍存有刻板印象,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念技职教育,而且技职文凭的价值远远不如大学文凭。
但是,这种想法如今已经落伍,因为像在德国这么先进的国家,技职教育才是主流教育,未必要大学毕业才叫有出息。在目前这个满街都是大学生的时代,水电工和装修师傅这些技职出身的人才,收入和出路不见得会比大学毕业生差。
我国政府每年砸大钱发展技职教育,可是碍于种种原因,我国技职学生的人数比例仍然少于很多先进国,选择技职教育的华裔更是少数中的少数。如果按照世界的发展趋势,我国不但需要改革国家的技职教育制度,社会大众对技职教育的观念也急需修正。
从前的人如果要当水电工或者装修工人,通常都会去当学徒,跟着师傅一边做一边学习,有没有文凭根本不重要。可是目前在很多先进国家,要从事这些技术类工作首先需要考取执照,证明自己有资格和能力才能执业。
虽然说学历不代表能力,但目前这个年代就是这样讲究文凭和资格认证,技职教育也不例外。譬如政府去年呈上国会的汽车维修法案就规定,汽车维修员必须取得技术认证才能维修汽车,不是嘴巴说自己有实力就行。
说到技职教育,很多人以为技职教育不用读书也不用考试,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华社研究中心学术董事张运华说,技职教育跟一般学术教育的差别在于学习方式,譬如以煎蛋作为例子的话:学术教育的方式是让学生透过看书或看影片学习怎样煎蛋,而技职教育的方式则是让学生到厨房亲手学习煎蛋。换句话说,技职教育是实践为主、理论为辅。
稍早前,陈嘉庚基金举办“技职大未来”课程,探讨我国技职教育的前景和全球技职教育的趋势。主讲人张运华指出,我国学生目前主要透过以下4种途径取得技职培训:
●非正规培训:没有认证的师徒制
●在职培训:由公司提供员工培训
●私立技职学校:提供人力资源部的马来西亚技职文凭(SKM)课程或国外课程如City & Guilds;独中技职班和台湾海青班也属于这类
●国立技职院校
无认证师徒制已不适宜
张运华说,过去很多家长会找个师傅,然后将孩子送去当学徒,但这种没有认证的师徒制,“目前已不适宜,而且会害了孩子。”他相信马来西亚有一天必然会像许多欧美先进国家那样,规定技工要有文凭认证才能执业,因为这么做有助于提升行业的素质。
然而,马来西亚有个很大问题,那就是技职教育仍普遍不受重视,念技职的人并不多。根据张运华的估计,我国技职生人数占不超过20%,也就是每100名学生当中,念技职教育的学生不到20人。
比起许多先进国家,这个人数属于偏低。以德国为例,他说德国有超过70%学生选择技职教育,技职教育才是主流。另外,教育素质公认顶呱呱的新加坡,也有高达60%学生选择技职教育。
这些年来,马来西亚政府不是不重视技职教育,因为单单财政预算案,每年就提供数以亿计的拨款给技职教育,比华小的5000万令吉慷慨许多。可是整体而言,张运华认为政府投入的资金跟取得的成果不成比例,我国技职教育体系仍然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国技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1.没有统一的技职教育系统
张运华指出,马来西亚全国共有将近600所技职院校,由不同的部门和机构管理,因没有统一的技职教育系统,以致大家各自为政和造成资源浪费。
换作其他国家,通常顶多只有两个部门在管理技职教育,可是在马来西亚,普遍说法是指有7个部门涉及技职教育,但张运华认为不止7个,他所知的涉及部门就至少包括了人力资源部、教育部、乡村发展部、青年及体育部、国防部、内政部、卫生部、工程部、妇女及家庭发展部和州政府。
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各部门因此各做各的。这不但浪费许多资源,也影响技职教育的素质和认证,例如教育部培训的技职老师不被人力资源部所承认。张运华感慨说:“当大家都要做老大,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
2.不合理的入学条件
很多人以为技职教育是给成绩不好的学生念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国很多技职课程由于把入学条件设定得太高,反而将成绩不好的学生拒于门外。
张运华举例,像青体部管辖下的国家青年技术学院(IKBN),其汽车维修文凭课程要求学生的SPM马来文和英文必须及格,并且在数学、科学/物理和其他任何一个科目考获优等成绩。然而,“现实情况是,能够符合这些要求的学生已经达到进入大学预科班或其他学院的要求,这些学生是否还会选择技职教育?”
相对的,有些人学习能力不差,却可能仅仅因为败在语文一科,而不能申请念技职教育。
张运华引用教育部的数据指出,2018年的40万名SPM考生当中,有5万3000人因为马来文或历史科不及格而无法获得文凭,另有14万名学生只能考获E等文凭。这意味去年有将近一半考生只考获最差的E等文凭或没有文凭,如果技职学院继续拉高门槛,被技职学院拒于门外的会是多么庞大的一群人,而这还没包括那些中五以前就已经辍学的人。
成绩不好的学生,如果连就读技职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请问他们想进修的话,他们还可以去哪里呢?
3.族群分化
基于多种因素,国立技职学校的非巫裔人数非常少。其中一项数据显示,2010年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的非巫裔人数只占总人数1.66%;选择技职课程的华裔生和印裔生通常都是自掏腰包在私立院校就读。
张运华本身在1980年代末期就读文良港职业学校,那时候全班三十多名学生,其中十多人是华裔,可见当时就读国立技职学校的华裔并不少。但是现在很少华裔就读国立技职学校,原因有几个,譬如国立技职学校的风气越来越趋向马来—伊斯兰氛围,还有玛拉(MARA)作为最大的技职教育体系,主要只关注马来人和土著。
有些人把原因归咎为华裔不喜欢技职教育,但张运华认为这看法不正确,因为很多华裔宁愿花钱去念私立技职学校。当国立技职学校的学生以巫裔为主,而私立技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非巫裔,张运华认为这就是族群分化的现象。
4.刻板印象仍未剔除
很多人的刻板印象认为,技职教育是专为成绩差的学生而设,可是在许多先进国家,技职教育和学术教育是平行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技职教育就比较次等的观念。
张运华说,这些先进国家的学生甚至从12岁就开始分流,技职生可以一路念到大学。反观在我国,所有小学生进入初中就读,而初中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自动进入高中,只有少数人会进入技职学校。
“问题是如果他们已经进入更方便的高中,有多少学生会主动申请技职学院?”张运华引用技术发展局的数据指出,2010年有45万3000名高中生就读普通中学或私立学校,只有区区2万5000人选择技职教育,由此可见技职教育在我国是非常少数人的选择。
多年前,政府尝试在普通国中开办技职课程(PAV),共有15所国中被选为试点学校。这些学校的特定中一至中三班级学生,会参与SKM1和SKM2课程,意思是他们在普通中学就能接受技职教育。张运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可是碍于种种原因,他认为这项计划成效不大,无法吸引更多人选择技职教育。
5.技职课程选项应更多元化
说到技职教育,很多人只想到汽车维修、烹饪和烘焙,但其实技职教育远远不只这些。
张运华表示,无可否认我国的技职教育仍然倾向汽车维修和烹饪这些传统领域,少有涉及高科技的技职课程,这是因为高科技的设备成本非常高,校方不见得有能力和有意愿开办这类课程。
马来西亚技职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水准,他说:“水准是有的,因为马来西亚在国际大赛都有得奖,只是我比较担心的是,我们的课程比较属于传统领域。”
跟中国相比之下,他觉得中国的技职课程比较符合社会未来需求,譬如中国现在有老人照护课程,因为可以预见人口老化是未来一个重要议题。
华文技职教育何去何从
早在我国还是殖民地的时代,华裔工匠通常是透过拜师学艺、继承祖业或无师自通的方式习得一门手艺,要不然就是带艺南来。根据张运华找到的记录,马新一带最早的华文职业学校是成立于1919年的新加坡南洋工商补习学校,这学校当时开设了商业科,包括设立储蓄银行和商品陈列室供学生学习管理,之后还陆续增设藤工科和木工科。
我国独立后,华教体系的技职教育早期仍未能发展起来,那年代许多有意念技职教育的华校生只能到新加坡的理工学院进修或到台湾升学。张运华说,由台湾于1963年提供的海外青年技术训练班(简称海青班)适时填补了华文技职教育的空窗期,让具有中五学历的17至40岁华裔青年到台湾接受技职培训。
“海青班早期不是每年都有,到了2004年才定期每年开办。”这么多年来,海青班每届毕业人数有增有减,截至2011年有多达1万889名华裔青年完成海青班各类课程。
除了台湾以外,本地华校生如今还可以到中国学习高科技先进技术。独立大学有限公司成立的独大教育中心,现积极跟中国十多所技职院校合作推动全免奖学金计划,去年就已送出67名我国子弟到中国升学。
本地华文技职教育的萌芽期
至于本土的华文技职教育,那就不能不提华文独中的技职班。张运华说,华文独中从1990年代开始创办技职班,马六甲培风中学一马当先,于1987至2002年开办电机电子班。
然而,独中有些技职班因为种种原因而关闭,目前仍然开办技职班的独中有19所,约两千多名学生。张运华分析:“独中很多技职班关闭是因为方针问题,例如师资和课程没有好好规划,所以走得不远。还有就是资金问题,因为开办技职教育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在设备上。”
独中技职班无法遍地开花,归根究底有一个很重要原因,那就是很多独中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打从心里看不起技职教育,譬如有独中就规定,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能就读餐饮班。“这样搞下去,(独中技职班)很难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校方本身就有偏见,”张运华说。
综观独中开办的技职班,主要有美术设计、餐饮管理和电机电子。过去也有一些比较特别的课程种类,例如家具、纺织、皮肤与保健。
关于独中技职课程发展,可喜可贺的是,董总于今年5月与人力资源部签署合作协议,未来独中技职学生可考取技术证书,并以此证书报读国立技职大学,算是为独中技职学生开拓升学之路。另外,独中的技职科老师可到人力资源部的CIAST中心接受培训,以便成为国家的合格技职课程导师。
另一方面,从1960年代末开始,以华裔生为对象或由华社兴办的技职学校也陆续创立。例如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主要培育艺术、设计和音乐人才;以及韩新传播学院,为我国华文媒体培育生力军。其他跟华社渊源深厚的技职学院还有拉曼技职学院(前身为自立学院Kojadi),及董教总教育中心(非营利)有限公司创办的新纪元技职与推广教育学院。
马来西亚技职教育发展史
马来西亚技职教育从1870年开始编入马来学校课程,根据技职教育的规模和服务对象,我国技职教育课大略分为3个发展阶段。
1)殖民政府时期(1870-1951年)
●1870年以前,殖民政府开办的马来学校主要教导伊斯兰教义。当时的殖民政府教育官Winsatt积极在英国殖民地推动职业科。
●1870年,A.M.Skinner在马来学校开办马来语和职业科目,提升马来人的生活技能。殖民政府也开始报送马来青年到吉隆坡学习农业和家政。
●1904年,第一所政府技术学校“Treacher Technical School”在吉隆坡Weld Road(现今的拉惹朱兰路)成立,主要培训公共服务如铁路局、工程局和测量局的技术助理。
●1918年,温斯特工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成立,,探讨马来半岛的技术教育需求。在委员会的倡议下,1923年设立1所技术学校(1941年提升为学院及1972年提升为UTM工艺大学),1926年设立4所商贸学校和1931年设立1所农业学校(1972年提升为农业大学UPM,也就是目前的博特拉大学)。
2)独立前后时期(1952-1978年)
●由哈佛大学巴恩教授所领导的《1951年巴恩报告书》,建议在学校课程增加家政课和手艺课,但因为这份报告牵涉庞大的教育改革而被政府拒绝。
●在《1952年霍根报告书》的框架下,政府通过1952年教育法令成立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开启高中阶段的两年职业与技术教育。
●《1956年拉萨报告书》和1957年教育法令催生了乡村与工业发展机构培训中心,此中心设立在八打灵再也,为玛拉学院(1965年)和玛拉工艺学院(1967年)及玛拉工艺大学的前身。
●1969年,加拿大政府通过哥伦布计划资助下创立马来西亚第一所理工学院(Polytechnic)——怡保翁姑奥玛理工学院,主要目标是培训拥有证书和文凭资格的半熟练技术人员,课程包含采矿工艺、会计、土地测量等。
●其他报告和法令,例如《1960年达立报告书》、1961年教育法令、1967年国家语言法令和1971年马吉依斯迈报告书相继出炉,目的是整合推动马来语作为公立学校教学媒介语。从此,初等中学考试(如SRP、PMR和PT3)的马来语至少考获C等成绩成为大多数技职课程的入学资格。
●此阶段的两个主要变化:
(i)技职教育的目标从保障英国殖民政府的经济利益转换成为新成立的政府机构培训熟练员工;
(ii)技职教育目标群体从马来青年转移至中学生。然而,政府通过实行单一源流教育的政策及建立玛拉教育体系的方式,确保马来学生继续主导和受益于公立技职院校。
—为了协调私人技职教育机构和政府教育机构,政府于1971年成立国家工业培训与贸易认证理事会,此理事会于1989年改名为国家职业培训理事会。
3)工业化时期(1979-2010年)
●此时期的技职教育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1979年内阁教育检讨委员会报告指出,理工学院的课程在各种工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当时的工业部长马哈迪在1980年宣布国家重工业政策。通过成立政府投资臂膀的重工业机构,开启了一系列大型的、高资金和进口替代的合资计划如国家汽车普腾、柏华嘉钢铁厂等。
●1980年代后半叶,基于重工业方面的失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重新往劳工密集工业发展。《1985-1995年国家工业蓝图》、1991-2000年国家发展政策和2020年宏愿陆续出炉,改变了技职教育体系的特质。政府采取了3个步骤确保工业对熟练和半熟练劳工的需求:
→修改教育相关法律如1996年大专法令和1996年国家学术鉴定局法令,开放私人企业参与教育和培训;
→设立新的学院或提升现有的技职学校为技术学院或大学;
→鼓励私立教育机构和企业提供双轨技职课程。
●为了应付外国企业对熟练和高技术人员的需求,政府于1991年设立德马学院;1995年设立法马学院;1998年设立日马学院。
●1993年,世界银行提供资金在柔佛峇株巴辖创立理工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培育足够的技职教师。
●此时期的技职教育有两个变化:
(i)教育目的从提供政府机构所需的技术人员变为满足工业对熟练劳工的需求;
(ii)提供技职教育的责任由政府独立承担变成跟私人界共同承担。
(资料来源:张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