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1/2019
【雾都无雾】石欣颖.雾都无雾

我居住的城市有个很美的名字。

名字的来由就不是很美。头一回知道英国伦敦别名“雾都”,是幼时读《雾都孤儿》。查尔斯.狄更斯笔下雾都的缩影,是孤儿奥利弗从救济院逃亡误入的盗贼窟,是童工、帮派、暴力与犯罪的集合地。愁雾缭绕,阴灰湿冷——与英国王室、英式下午茶、绅士风情、“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都难以沾边。

再次细究雾都是初中时的地理课。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潮湿,降雨均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度大就易生雾气,雾都这称号也算名副其实。但真正源头是19世纪的工业革命。当时煤矿成为家居燃料,严重污染空气,烟雾笼罩全城。后来英政府的净化工程收效甚好,雾都名号却早已流传千里。

我脑回路清奇,盯着课本就寻思:雾都这名字极美,读来温柔婉转、口齿噙香,折射出来的画面却都如此不美,真是太煞风景。难怪如今大家一口一个洋气的“London”,美丽别名却被遗落在时代幕后。

思绪从惹人昏睡的午后课堂飘到大洋彼端未曾谋面的城市。唯独没有料到,5年以后我将奔赴它,从此不仅是它的过客。

曾经无数次想像的大雾围城,在雾都两年多来我却几乎从未见过。纵使在最严寒的冬季,日光疏淡,整个城市都在灰扑扑湿漉漉的穹顶下半梦半醒,也依然不太有雾。每每步行滑铁卢大桥到对岸校区上课时,泰晤士河景都是一片磅礴清明,从没有过雾浮河畔的朦胧景致。大桥横贯中央,左岸古旧庄重,右岸气派恢弘,大笨钟、伦敦眼、摩天高楼、金融大厦,都时时能尽收眼底。

看来什么湿度高、雾气重,也只是书面上的笼统概括。行万里路身临其境才知道,读万卷书苦背强记的东西未必全然与事实契合。没了燃煤污染的晦暗混浊,也无“薄雾浓云愁永昼”的凄冷诗意,堂堂雾都竟无雾,还是马来西亚的云顶和金马仑高原更有仙气一些。

对雾都的感知和体会,大多是幻想和现实的碰撞。离乡背井到异国生活者或许都有雷同经历——文化冲击之下,过分美好的想像往往必经幻灭。

在我看,这算不得什么坏事。城市本身从不遮掩躲藏,我们在亲临它以前的一切绮梦或偏见,都不过是相关资讯的传达分享所致。经历贵在真实,好的坏的奇怪的,都值得珍视。

我自然不敢说那些负面经历值得回味,但能诚实坦荡地建立自己和雾都之间的特殊纽带,于我甚好。

两年前初到雾都,新鲜劲几乎是还未萌芽就被扼杀,心血精神都耗在对环境与日常的适应上。那时只觉得,雾都无雾,倒是生活天天起大雾。是一头雾水的雾,雾里看花的雾,有时还是愁云惨雾的雾。

融入同时也守住本质

学习风气、人际关系、琐碎事务,还有太多难以具名的细节,都曾是我的迷茫区。课堂上大量的开放式思考和学术辩论;导师时刻挂在嘴边的“No model answer(没有标准答案)”、“It depends(看情况)”;为着退休金纠纷就能集体罢课一个月连电邮也不回复的教授;通晓政治时事、连下了课都热衷讨论社会课题的外国同学;关系再不熟也能若无其事就着天气说上10分钟的“尬聊”文化;日日见面依然非问不可的“How are you?”、“You alright?”、“How’s itgoing?”……迥然不同的文化之下,要将过去的习惯与当下的陌生磨合调适,就是一场又一场成长的自我斗争。

终究也找到最佳平衡点,在融入文化的同时守住自我本质。坚持滴酒不沾,也学会轻松拒绝参与酒吧夜店聚会。致力维护厨房整洁,就尽力和脏乱随性的白人舍友协调沟通。

生活琐事上同样是熟能生巧。熟悉了超市和便利店的自助付款系统,再也不会把信用卡留在机器里忘记取走。习惯了每年开学要自己搬家到新宿舍,还掌握了伦敦人不看红绿灯成群过马路的独门绝技。所有或好笑尴尬或艰难心酸的大小事,如今都成为精彩故事,有回忆分享的价值。

雾都无雾,人生却常有雾起时。两年多来没悟出战胜迷茫的秘诀,只略学会不言弃,等浓雾散尽,雪霁初晴。异乡冬季总是漫长寒冷,与其心焦煎熬,还不如喝杯热奶茶,暖一暖自己。

(图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