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7/03/2019
常人的报应观:“恶人”受到相同程度的痛,才能平復我的痛──心理医学学者谈死刑
作者: 白慧琪


自2018年10月10日内阁提出“废除死刑”,社会上下群起激动。从网络留言、数家媒体的街头随机访问、数个死刑座谈会的反应,到反对废除死刑签名联署,都看得出普罗大众的意愿倾向。

马大心理医学副教授黄章元解释,在我国,人们一开始认识社会的规律,就了解到谋杀这等重大的刑事死亡事件,最终的判决应该是死刑。当脑中“内建程式”突然改写,好比把一生所认识的观念铲除,人们无可避免会挣扎。

啊,这就是为什么当内阁一提出“废除死刑”,社会顿时陷入不安、躁动,“反对废除死刑”的声浪随之扑来。

备受煎熬的当然还有刑事死亡事件的受害者家属。黄章元解释,死刑向来是谋杀罪犯的最高惩罚,对受害者家属有另一种意义:事件的了结(Closure)。当原来的最高刑罚突然被抽走,受害者家属就像失去了结的关键,他们可能在心理复原的历程里无限徘徊,找不到出口。毕竟,那把关键钥匙已经不见……

嗯,这是为什么一提到“废除死刑”,受害者家属的愤怒、失望、痛心、反弹极大,久久不能平复。

“废除死刑”带来的不安,或许读者都能感受,根本不需要心理专家解释。读者或许也会问:政府不知道吗?为什么还执意废除死刑?

对,我们应该质问:若真要过渡到没有死刑的社会,政府、决策者到底做了哪些配套措施,来承接受害者家属二次受伤的心灵?

◎报道:本刊 白慧琪   ◎摄影:本报 刘永发

这回请到马来亚大学心理医学副教授黄章元谈论死刑,他同样有些心急,想解释当下社会的心态,尤其是受害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他特别关切谋杀案的受害者家属,这次谈论也以他们为中心。涉及死刑的法律条文共有32条,拥有枪械军火、贩毒等其他案件比较没有直接的受害者及家属。直到访谈最后,他还是声声提醒:请给受害者家属多多支持。

黄章元深入浅出,先举出一个普遍例子:

当你被男(女)朋友出卖感情,被伤得很重,第一个反应会想对方受到同等伤害,心灵才觉得得到平复,伤口才能了结。

在心理学上,一个人被欺负或遭遇不公平对待后,正常反应通常是要对方得到同样程度的伤害作为报应。这是人性天生的自然反应。他相信,没有人天生就有很高的道德观念,不会有人说:“我被你刺到那么痛,没关系,我放开,我原谅你。”这?高的智慧,可能得通过宗教、心理辅导才能慢慢疏导。

专访期间,黄章元说了很多次“常人的反应”。常人的反应是:要平复我心里的刺痛,我有多痛,就要你受到相同程度,甚至更严重的伤害,才会得到舒服的感觉,事情才有所了结。

来到法律层面,做错事,犯了法,必须得到法律责罚。黄章元提醒,从我们开始认识社会的规律,就了解到谋杀这种重大的死亡事件,最终的判决应该是死刑。当“内建”在脑中的认知突然改写,好比把一生所认识的观念铲除,人们无可避免会挣扎。

他以一个普通不过的例子比喻:当你读书读到很辛苦,终于在大马教育文凭(SPM)、大马高级学校文凭(STPM)考取好成绩,结果突然被告知这个成绩不算数,得去重新考取其他试卷文凭。

同理也应用在死刑议题上。当社会大众的认知和认同还抱持谋杀罪犯应被判死刑,政府一提出废除死刑,大众当然难以接受。死刑是重大的公共议题,然而黄章元认为,政府和媒体在讨论死刑议题时,并没有做足心理教育。“这只让人感觉为了政策改变而改变,根本没有照顾到大众和受害者家属的感受。”

黄章元:“死刑”对受害者家属有另一种意义:事件的了结(Closure)。

【至亲骤逝,受害者家属面临5个心理阶段】

就如前述,黄章元提到“死刑”对受害者家属有另一种意义:事件的了结(Closure)。所谓的“了结”就好比最终在伤口上结的痂,在那之前,伤口早已经历流血、出脓、脱皮等等程序。

从心理学分析,面对重大伤害、严重意外或至亲骤逝,一般人心理会经过5个不同阶段的反应。

(1)否认:不承认,认为事情不可能发生

(2)愤怒:感到生气,用情绪发泄

(3)讨价还价:认为事情为什么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或反复认为事情可能没有那么严重,可能人还没死

(4)忧郁:认知到是事实,但进入忧郁,可能会失眠、失去生活兴趣、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

(5)结束:接受事实

根据医学研究,面对至亲因重大意外突然死亡,一般人会花上至少半年时间才能走完复原5阶段。当然,情况因人而异,意志力坚强或高抗压力的人可能较快走过这5个阶段。一些人则会在前几个阶段徘徊,尤其在“愤怒”和“讨价还价”间挣扎很久。他们通常会怀疑,死掉的人不是自己的亲人,一直质疑身旁的人看错了。如果超过半年情况未改善,建议就医接受治疗。

看回死刑议题,当内阁提出废除死刑,谋杀案受害者家属的反弹尤其强烈。黄章元提醒,谋杀案受害者家属也会经历这5个阶段。他们可能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经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忧郁,好不容易等到法官判处死刑,觉得事情终要结束。虽然可能不是圆满结局,但是事情总算有了结,他们的心理刚好来到最后阶段,也就是接受。

忽然间,内阁提出废除死刑,家属回想起经历过的前面几个阶段,得重新经历一次,而且也许不可能再走到最后“结束”的阶段。因为这次,没有死刑了,对他们而言已经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束。

“得不到想要的了结,这些受害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会卡在前面几个的阶段,可能在‘愤怒’和‘讨价还价’之间反复。”黄章元从这阵子的新闻报道观察到,大部分家属现在卡在愤怒的阶段。他提醒,现阶段受害者家属感到愤怒,一直投诉,都是情有可原。没了“死刑”,他们一时看不到出路,在复原阶段里卡住,无法前进到下一个阶段,精神创伤很大。

再加上,一般大众本来觉得法律带来保障,现在却发生“突变”,最高刑罚不再是死刑,人们会觉得法律系统不稳定,失去安全感。直接相关的受害者家属,精神状况会变得很差,心理健康大受影响。“现在家属经历的不是他们原本该经历的半年,而是可能重复又重复,且最终可能不能圆满。现阶段没有人可以给他们一个好的答案,因为在他们心中,法律本应该给予保障以及好的了结,但是现在他们看不到那个保障。”

【纷扰不断,学者建议这样陪伴受害者家属】

废除死刑议题爆发,社会陷入焦躁不安,受害者家属情绪尤其大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亲友可以怎么帮助他们渡过这个艰难时段?

黄章元给予两点意见:

(1)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在他身边支持他就好。唯,确保他不伤害自己。

黄章元分享,这种情况类似火灾、地震等重大灾难进行的心理健康急救(Mental Health First Aid)。“其实没有什么好辅导,而是尽量陪伴和支持,给予安全感。”

亲友要让受害者家属知道,“我就陪在身边给你安全感,你去找你想要的答案,去做你现在想做的东西。”也有可能,他们现在什么事也做不到,无法工作,无法照顾家庭、孩子甚至宠物,这时可以把他们暂时处理不来的事情接过来分担,让他们去寻求出路。

受害者家属可能想要投诉,想接受访问,或者想躲在家里,亲友就只需好好陪伴,让他们做想做的事,除了伤害自己。

(2)千万别安慰受害者家属:“不要想太多”、“想开一点”。

以“不要想太多”、“想开一点”安慰对方,反而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这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理解。

舆论多,也是一种伤害

然而,死刑是公共议题,无论废除与否,这是国家政策范畴。面对公共议题,民众会讨论,会给予意见。黄章元吁请民众在发表看法,无论支持死刑与否,切记保持敏感,否则对受害者家属也是一种伤害。

“他们是亲身感受,不会看成是一般议题。”黄章元提醒,民众看待废死议题,或许会以长远来看,10年、20年、50年后国家的发展,检讨刑罚公平不公平。但是对于受害者家属,他们不会理会这些“大道理”。因为亲身经历,他们会以自己的个案为主,认为没有亲身感受过的人,不应随意批评。

那么,一般民众是否适合向受害者家属喊话,发表支持死刑的言论?

黄章元认为,“挺死刑”言论会给受害者家属一些安慰,然而他建议不要太公开发表。依心理治疗程序,辅导员或医生一开始会请受害者家属勇敢面对,让他们慢慢接受事实,当事情了结后生活要继续前进。放在社会讨论死刑议题的现况,黄章元认为不应时常重述那些案件,因为每次重新提起,对受害者家属也是不好的。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