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6/03/2016
任海文:人伤我痛人苦我悲
作者: admin

大马慈济慈诚委员任海文,曾经是二十多年资历的媒体人,当过电视台主播,更早之前是报社的意外组记者。过去,为了套取更多的新闻内幕,他不惜撒谎、编故事假冒当事人的亲信,为抢独家博较佳的版位而千方百计,意外死伤对他而言只是数字,死的人越多,新闻越耸动,才是他所求。

前年,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发生后,他在为乘客家属而设的“爱与关怀祝福会”跟着合掌长跪虔诚唱诵“祈祷”,想到家属不想媒体搅局的焦虑和纠结心境,及过去在采访线上肆无忌惮的自己,懊悔与悲悯交集。

从编撰浮华辞藻的媒体人,到用心体会、用手记叙人间经藏的文字志工,任海文为自己曾经的愚痴而忏悔。如果说,媒体人或广告撰稿人的文字是用来传递讯息的媒介,现在的任海文希望借助文字的力量,传播美善,发挥良能,为社会注入一股善的清流。

“人伤我痛,人苦我悲”,他说,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心宽念纯退一步,得到更多!

任海文从懵懂无知到圆融摄受,继而承担练至受证,修为历程看似微不足道,却也让他看见习气,认清自己。凡事退一步,培养心宽念纯,修除烦恼习气,若能心宽包容,自然体谅,也就能解恶缘,结善缘。

“蓝天白云”是用来形容慈济慈诚委员的蓝衣白裤工作服。

在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后,任职广告撰稿经理的任海文向公司请假一个星期,长驻在乘客家属下榻的饭店行动中心,协助抚慰家属心灵的工作,也兼任慈济在现场的文字报道。

他身上这一套“蓝天白云”宛如一张无需辨识的流动通行证,让他在警卫严守的媒体止步区,及仅供家属或特派单位人员走动的回廊,自由来去。望着只能在大厅接待处守候新闻的各方媒体,他想起曾经的自己。

懊悔抢报道行为

“看着他们,想起初出社会打拼,在平面媒体当记者的自己,愧疚瞬间升起,复夹杂几许不安。倘若还在线上,也没学佛,面对这类千载难逢突发事件,可亢奋至不眠不休追踪,事故越是峰回路转,越见惨重,越觉兴奋。”任海文将当时的感慨写成〈忏愚痴〉一文,如今收录在个人新书《三字书》。

他在文中提及,以前负责采访意外新闻而被派驻医院、太平间,结果理出歪论,觉得病人与其被伤痛折腾不断哀嚎呻吟,不如直接死去来得痛快;为了套取内幕消息甚至学会撒谎,蒙骗案主家属,让他们毫无防备坦诚相告。

回溯当初为职责的理所当然,他不知何谓“人伤我痛,人苦我悲”,反为成功揭人伤疤而沾沾自喜,这些都是记者对于新闻的噬血本性。

“所以,在MH370事故发生后,看到正在采访的媒体朋友,突然有一种庆幸,我跳脱了这一个领域,不再是记者,而是慈济人文真善美的志工,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用我的文笔做出妥善的报道。”

许诺今后必报真导正

媒体工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建立于新闻的耸动与销量的追求,他说,媒体为满足读者需求,必须投其所好,但身为文字志工,他无需在文章中添油加醋,他的文字需要让乘客家属的情绪安定下来,报道的方向也以家属感受为出发点,考虑到什么才是对家属最好的安排。

如果还在采访前线,任海文可能要想尽办法从家属口中套取乘客生前的事迹,故事越催泪越好;甚至在大家还在寻找飞机,推测飞机失联真相时,抢先报道哪里有可疑飞机残骸,哗众取宠,但现在,他的工作是聆听者,也是安慰者,不必多话,只是借出自己的肩膀及耳朵,必要时再陪着他们哭泣。

他说,这是工作岗位的不同,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或对错,但MH370事故仿佛给他一个“洗手革面”的机会,这一身的“蓝天白云”时刻提醒自己,今后处理新闻务必报真导正,诚正信实。

经历母亲中风
更靠近佛法

说回任海文母亲中风的经历,某一天任海文在经过一名乩童的家时,对方突然告诉他,母亲有一个劫,但4名孩子的福报会帮妈妈跨越劫难,不过要记得提醒妈妈少吃肉,多吃菜。

不久,他的母亲就中风了,脑里有一块瘀血。

“当下,我就决定将妈妈从槟城的医院,接到吉隆坡动手术,但妈妈脑中的瘀血却在抵达吉隆坡医院后,奇迹似地消失,苏醒后的妈妈还可以若无其事的到公共电话亭打电话,她以为自己还在槟城。”

祈愿折寿换妈妈健康

因为有乩童的提醒,任海文知道妈妈会跨过这一次的中风劫难,在妈妈住院期间,他曾到佛堂向佛陀祈愿,愿折寿换取妈妈健康,之后还两度参加短期出家的课程,一次是为母亲还愿,另一次是为自己的探索之旅。

“那名乩童说过,妈妈的4个孩子里,有一个会走得特别快,我当时还在想那句话的意思,看来指的就是在佛理探索的路途上,走得比较快吧。”

从害怕到正视死亡

医院,是任海文自懂事以来的第一个记忆。

3岁那一年,他发高烧紧急送院,醒来后却是身处成人病房,说不出口的害怕,让他在住院的几个星期里,只能用哭来宣泄,出院后,他常把自己想成是一台电视机,关掉电源后,完全黑暗,他看不到自己。

那时候,他总爱问大人:“你看到我吗?”

然后自言自语接着说:“我看不见我自己,可是我看到你”,不知情者还误以为这孩子是撞邪不成?但其实,黑暗反映着他对于死亡的恐惧,他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往哪里去。

翻看任海文的童年照,就是个忧郁的小男生,总是眉头深锁,看起来心事重重,与同龄孩子只懂得咧开嘴大笑,有很大的差异。他说,他的童年一直被那黑暗的恐惧笼罩着,不爱笑。

“我不敢睡觉,因为眼睛闭上后,就看不到自己,但我不懂要怎样告诉大人,妈妈看我不睡就会打我,我只能哭,哭到累了就睡着,但因为缺乏安全感,我半夜都会醒来,摸一摸妈妈、爸爸,确定他们都在,我的小抱枕也在,才再入眠。”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入学后,老师早上带他去教堂,他下午去上佛学课,透过不同宗教信仰的课程,才知道一直困挠着自己的黑暗论,原来是自己对于生死的疑惑及恐惧,他不知道人死了要到哪里。

短期出家找到心灵平静

后来,在报社当意外组记者,因为工作需要,他驻守在医院、停尸房,接触死亡,却没有再作更进一步的探索,直到母亲中风入院,之后又奇迹似的好转,他带着还愿的心态参与短期出家课程,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短期出家让我感受到心灵上的平静,领悟到死亡其实只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哪怕你是意外死或自然死或病死,既然这个过程还没有到,我为什么要担心?何不趁它还没来的时候,把握当下,恒持刹那?”

似乎就在那一刻,任海文不再害怕死亡。“我将死视作为长途旅行,任何人终究会在那里会合,在过去之前,我就想办法让自己活得充实、有意义就好了。”

用行动领悟道理

任海文称自己的书写能力为良能,既然懂得书写,就应该要善用文字的力量行善。

加入慈济基金会这些年,他专注于环保、志工培训及人文真善美的文字工作上,其实即便是打杂,他也愿意。他说,他想要身体力行地去理解何谓人间菩萨道,从头开始做起,用行动去领悟一些道理。

曾经,任海文打算出家修行,但因为考上了国营电视台新闻主播,所以放弃,而老天又给了他第二个机会,慈济志工正是他另一个修行的管道。

在工作与信仰间挣扎

离开新闻主播台后,他成为中文广告撰稿人,工作忙碌,却得不到心灵的满足,还得要应酬刁难的广告客户,参与慈济志工活动,是他当时用来调剂或是平衡生活的方式。那个时候,他经常处于“善与恶”的拉扯之间。

“像慈济推崇慈悲心,要茹素,可是我却要处理快餐店的广告案子,鼓励大家吃炸鸡,心存芥蒂不知如何是好,队辅得悉建议我发愿,结果那家公司突然决定终止双方合约,说来还真的奇怪。”

换作是以前,面对广告客户的兴师问罪,性格倔强的任海文一定不会妥协,但一次听到证严上人开示“心宽念纯”,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让他开始思考,将工作与“心宽念纯”相结合的可行性,也成功减少与人在工作上的冲突。

他说,从懵懂无知到圆融摄受,继而承担练至受证,修为历程看似微不足道,却也让他看见习气,认清自己。凡事退一步,培养心宽念纯,修除烦恼习气,若能心宽包容,自然体谅,也就能解恶缘,结善缘。

任海文简介

马来西亚慈济志工任海文,现职中文广告撰稿人。曾经是二十多年资历的媒体人,当过记者、新闻主播、电台DJ、舞台剧演员、专栏作家,集合过去9年多的专栏文章重新修编,集合成一部《三字书》,将书本售卖所得全数捐予慈济基金会。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