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2/03/2017
鹰童 · 飘零怜赤子-下
作者: saoyh

战后乱平,难民各自还家。同我们一样业已无家可归的,则沦落海西头,栖身丹绒尾那废弃的老营房。

难民祭奠死难亲属,擗踊哀号。一个妇人捶胸哭诉她12岁的闺女被日军掳走,放回来那晚,闺女发高烧,口中只呼:“我惊!我惊!”最终在屈辱中死去。

邀弟9岁,却像大人般负责做饭给她祖母和叔父吃。她爹娘为日人所戕,弟弟和妹妹又在长刀兵之祸中失散。夜里,常听得她祖母为此悲泣。营房楼下的灶头本是为大人设计的,邀弟终究个子小,一次失手,齐胸以下全教沸水烫着了。因为双腿灼伤起泡,便着不得裤子。她叔父用脚踏车送她到麻市的医院去。邀弟赤身露体,哭哭啼啼。才经过英军军营,卫兵注意到她,把她叫住,带到营里让军医给她涂敷药膏,用蜡纸覆盖着。军中为那些从战场送回来的伤号治伤的药膏非常有效,邀弟因此获救。大家都说,要不是与英军军营为邻,邀弟即使到了医院,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呢。

后来,邀弟往圣模那找到了失散的弟妹。她弟妹为一户好心的马来人家所收养,当时正吃着手抓饭,并且只会说马来话了。

因为亲见亲闻不幸儿童的遭际,所以在学校读到〈卖火柴的女孩子〉,我非常感动。教语文科的先生告诉我们这是安徒生的作品。我觉得这人姓名好不有趣,“安徒生”不就是“怎样白白活着”的意思吗?殊不知“安徒生”不是中国人,而是丹麦人Andersen的译名。可见我那时是如何的可笑了。多年后,我见到1889年Dulcken氏英译本中的版画(Bayes绘,Dalziel兄弟刻),画上是人们(还有一只狗)在新年的旭日下发现卖火柴的女孩穿着旧围裙,蜷曲着身子,双手保持划火柴的姿势。

(附图)我是从伦敦1983年的复制本《TheComplete Illustrated Stories of Hans Christian Andersen》中看到这幅画的。比较起来,我觉得小学课文所表现的境地纯是凄凉。版画中的北欧小姑娘,其心中有“信”与“希望”的光明。人们以为小姑娘临终仍想取暖,其实她是见着了光,而去就光。世界有苦难,安徒生此篇所要传达的,正是这种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