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3/2017
鹰童 ‧ 【六日情】飘零怜赤子(上)
作者: kychia

丁酉春,我又翻出许多年前的小学课本来。不是为了弃旧,多少次大扫除,都舍不得把它们送走。旧物与生命中关于某些人和事的记忆联系在一起,睹物思人,不是任何东西可以说扔就扔的。

人生多苦,回忆起来,还是上学的日子最快乐。当年捧着课本,大声朗读,何等兴奋。尤其那篇〈卖火柴的女孩子〉,我是念了又念:“明天就是快乐的新年,今晚是除夕了。很冷很冷的西北风,卷着雪花,呼呼呼呼,一阵一阵吹来。风雪当中,有一个很可怜的女孩子,帽也不戴,鞋也不穿,伞也不撑,提了一包火柴,冷得发着抖,在街上走来走去,卖火柴。…………无情的雪,一点也不可怜她,只是翻翻滚滚,不断地飘下来,落在她的头上,落在她的颈上,落在她的背上。”插画中是一户人家,窗口透出屋里带着暖意的烛光,屋外却是冰天雪地,女孩穿着有补丁的衫裤,光着脚板,垂了头,坐在门前,手里是火柴包儿,人已冻僵。(附图)画家将卖火柴的小姑娘画成唐人女孩,我不知临摹了多少回,默诵着:“明天早上,雪霁天晴,…………她仍旧坐在那条狭衖里,背脊靠着墙,低下头,一动也不动了。可是小小的手里,仍旧紧握着那火柴包儿。”那时马来亚尚未独立,课文勾起我的回忆。

乙酉年(1945)日本败局已定。逃出圣模那(Semerah)的华人难民涌向麻坡。我们家未及搭上救命的船只,独取旱路逃亡,一闻战机声又避走丛林,因此落后抵达。联军入境,大小船只拢岸,粮食也运到了。有些难民孩童见船上有米袋破了洞,白米沙沙地漏泻出来,便不顾一切,爬上船去抔捡米粒。船上的印度兵发现了,绕舱斥逐他们。孩子们灵活敏捷,如捉迷藏般。唯独一个男童不知是谁家的孩子,因为饥饿,气力不济,逃闪不及,给逮住了。那脑后结着短辫的印度兵,一时无明火起,举手便是一个巴掌。

男童吃这一记耳光,当下转了半圈,扑倒在甲板上,手里仍攥着米粒不放。当时,母亲的好友来婶、卜官、选官(旧日福建女子多有名叫“某官”的)3人也在场,她们都悲愤得忍不住眼泪。

注:今年是马来亚沦陷75周年,也是马来亚独立60周年(一甲子)。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