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1/06/2017
惟诚‧政府在消耗公信力
作者: bslim

在澳洲柏斯以南270公里处,有一条沿着露纹-纳多鲁列斯国家海岸线形成的玛格丽特河(Margaret River),这条河周边即是奥古斯达─玛格丽特河郡,虽然有两千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但人口却仅有13万,而最大的镇人口也才四千多。这样的地方很安宁,所以未到此地前,我根据自身的新闻经验,判断这里的地方报不只没看头,过滤掉广告应该也只有薄薄一份,而为了证明想法,我一抵达奥古斯达就到书店买报纸。

但所见的地方报都很厚,就算过滤掉广告也还有8大版新闻。

我好奇地翻开报纸细读,才发现这些地方报除了一般的活动和政治新闻,还有大量的区丶郡政府的咨询公告,小事如征地建通讯塔丶大事如政府议案,都在“徵求民众反馈”。公告中一般写着倡议者丶所涉金额丶影响报告丶反馈期限,以及咨询时间表等资讯。另外,牵涉商贸活动的政策议案还有“商家咨询”专版,徵求相关业者的意见反馈,以期“将业者认同的议案提呈议会”。

如此透明的政策拟定流程实在令我为之赞叹。当然,这是澳洲政府用了至少30年来对自身公共决策进行改革後的成果,而这种透明度已证明能减少政策反覆丶浪费资源,是最能够提升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的决策模式。撇除那些已拥有咨询文化的西方世界,部份东方国家和地区也已相继将公众咨询引入政策拟定的流程中。比如香港,大事如财政预算丶修正案,小事如地方工程丶条规,只要影响层次广,就需启动公众咨询,让公众或涉及群体参与政策拟定。

可能你会觉得香港是承续英制,所以存在咨询惯例不足为奇,那我们说说印尼。印尼在2011年5月推行的经济蓝图(MP3EI)中,就有一条在公共决策里纳入公众咨询的改革路线。该国政府沿着这条路线推动法令与条例组成法,要求所有政策和法例在草案完成後徵求公众反馈。这套改革案,在当时让印尼获得国际社会极高的评价,并已成为该国经济飞跃的踏板。我们从他人的经验中看到公众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当然,我国也顺应世界趋势调整公共服务,包括将政府部门当成企业经营,也会不定时就一些议案丶政策开放徵求公众反馈,不过很可惜,这些都是选择性的。过去政府有发过征地丶银行法令修订丶增强网银安全措施等咨询案,但这些要嘛涉及的群体极少,要嘛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所以很难引起共鸣和注意。至於那些最需要民意和业者反馈的决策,比如影响深远的普通法案修订丶税收拟定,政府就极少公开咨询,反而更乐於闭门造车。

显然,尽管已引进公众咨询,但我国政府并不把它当成一回事,再加上臃肿的公务体系丶低落的行政效率,让我国政策频频出现朝令夕改丶临时煞车的尴尬情况。远的不说,关税局周日宣布下月起向7类食品徵收消费税,但一天后就表示收到财政部回复,临时撤回决定。

这是甚麽情况?还有,更早前的旅游税。关税局原在下月推行旅游税,但之後突然喊停,而旅游部长纳兹里再澄清说旅游税照跑,令本地旅游市场陷入混乱。这又是甚麽情况?

税收影响广泛,而消费税更是涉及全民的税种,岂能有此朝令夕改的混乱情况?更何况,政府内所有行政决策都会涉及资源成本,一个政策丶法规出台後无论是临时喊停,还是为抚顺民意而U转,甚至是短暂地陷入说辞不一丶人心惶惶的混乱局面,都是在浪费着国家资源丶消耗着业者对政府的耐心,更消费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我想,政府是时候要解决这种周而复始的政策缺陷,并通过政策拟定透明化丶开放化来修正这种应该避免的混乱情况,若政府仍不思进取,他们也只是在消耗着自己的公信力,迟早会被选民背弃。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