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3/10/2017
百合 ‧ 迟来的便当
作者: kychia

在图文配置的饮食书写中,读来色香味俱全已成卖点————即便没尝过,文字会带你搭上时光机寻回已逝的滋味,摄图好比穿过任意门抵达新据点开启新味蕾的记忆。习惯了逐字细嚼慢咽的我,对书中所提总比一目十行的人多了份情绪,句点后意犹未尽,尤其看了关于“便当文”的书写。

“便当”一词来自于日语“bento”,对此,我的认知是便利性行动饭盒,可以是自己准备的,也能是他者准备的,味道如何便见仁见智了。12年的中小学阶段都在校内食堂用餐的我,对便当的记忆倒是充满了“想像”,总是猜测邻桌带来的是热好的隔夜饭,还是事先准备好的糕点、三明治,又或者带了哪家好吃的椰浆饭之类,令人羡慕的莫过于内容的变化,而我只能用热腾腾的汤面来温暖自己酸溜溜的心,毕竟校内没有能热便当的电器。当然,还是有学生家长会在下课时给孩子送便当,食物的温度反映了送便当者的心意,从便当里看到了烹调者对食材的理解、对料理的兴致,甚至瞧到了自己敏感的少女情怀,把接收便当视为求学生涯中的向往。

近来市面上出现了不少作家以母职身份而在炉灶底下炊煮出的底稿,料理便当其实也是一种实现自我的动机。回想起留华期间的宿舍生活,以购物享五折的令吉汇率换算消费观,自己化作厨娘舞动厨具变出各种征服舌尖的日常佳肴,慢慢地在料理中投射出当年对便当翘首盼望的情怀。二人间仅我一人入住,难免寂寞,做起菜来犹如替谁家包办伙食,肉酱意大利面、红烧排骨、苦瓜豆豉焖鸡、黄梨爆炒牛肉柳、什锦炒饭、肉骨茶…………会在完成后通过电话或一连串敲门声,与邻人好友分享。得到分食的朋友常说我个头小小,烹煮分量丝毫不手软,料好味鲜理应趁热食也不往冰箱收,不过是我能力所及的情况下,坚守做好料理、传递心意的最佳选择。

次年,来了个中日混血的大一学妹入住舍内,那时候的我三不五时便做起饭菜,与以往选在周末或闲暇才开伙的料理更显日常。尽管新生的大学生活比久待的“老鸟”来得充实,待在房内完成毕论的同时,照例准备一菜一荤与盛好的白饭往矮柜上一搁。那里的便当几乎是她出门前的早餐,等我晨起睁开双眼,通常是洗净晾着的便当盒却不见她的身影。尽管如此,我还是把烧好的菜分配到便当盒中,连再平凡不过的菜脯蛋炒饭,也习惯给她留一份。当一切的付出都习以为常,做便当的初衷是否被视为理所当然而轻忽的疑问,渐渐占满脑际。

直到有一回,我在匆忙中被电器延长线绊了一跤,绕过矮柜处的延长线经我一扯,间接把便当掀翻了,撒了一地。面对眼前一片狼藉,倒是赶着出门的她立即蹲下身子处理,迅速抓起部份干净的饭食放到便当盒里。无非是一个便当,她的举动仿若中断了时间的流逝。我愣愣地呆站在原地,夹杂着对自己不可抑制的愤怒,不断在心底呐喊着:“拜托,不要捡了!全都脏了!”语音未落,她却安慰我,说:“没事没事。爱子做的饭很好吃。有一次你不在,我不小心把热好的便当打翻,感到很抱歉,赶紧把干净的捡起来吃了,还是很好吃!”

听罢,我盈满眼眶的泪水终究决堤。看似不值一提的日常,殊不知自己多年来渴望被在乎的心理作祟,却在一场小插曲中得到释怀。我忽地明白自己18岁那年,由于高中统考的美术科考试安排在周末期间,加上校内食堂没有营业,妈妈担心长达5小时的考试会把我饿坏,亲自驱车送来一盒热腾腾的炒饭。当我收下便当的那一刻,心里懊恼那是12年的读书生涯里最后一门考试,庆幸的是身为教师的妈妈赶上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