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7/11/2017
黄值众·《分贝人生》看见社会底层的温度
作者: niki

上星期六到了新山“美丽生活节”看看,现场有一个有意义的环节,就是布置现场的无数个许愿灯上,有小朋友们的愿望。当下想起了前几天看过电影《分贝人生》后,决定用自己的能力领养3个小朋友的心愿。

看了这部戏后,总想写些甚麽,只因担心时光的流逝也会将我的记忆带走。忙碌中抽出了一些时间分享自己的想法,在这部戏还未下画之前(新山好像只剩一间戏院上映)。那天是屠妖节,预料之内爆满的停车场和戏院外的长龙,幸好还能在开始前进场。

这部戏观众不多,占了不到五分之一的座位。或许大家都习以为常吧,这就是本地电影的悲歌。

知道这部戏是一个机缘巧合,幕后团队有些来自我从小长大的小镇————而连突(Jerantut),那里最出名的就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国家公园。不认识导演陈胜吉,但也算有些缘份,辗转得知我家从小代步的老爷车就是从导演父亲那边购得。我并非在一个富裕家庭长大,自小就看见母亲为了养活家庭而必须从事不同工作的劳累。在私人学院就读必须承担庞大的开销,所以我和妹妹只能更用功,挤进政府大学。

《分贝人生》曾是金马创投首奖。看了这部《分贝人生》,其实觉得自己还算幸福幸运的。分贝不是声音的响度,而是一个“贫”字,也就是这部戏的灵魂,一段赤裸裸的生活,没有配乐,没有刺激视觉感官的电脑特技和大场面。它就只是朴实地记录着生活,将它展示在观众面前,甚至到了压抑的程度。

电影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和你的生活记忆点连接上了,包括会喷烟的摩哆丶熟悉的口语丶网咖及曾在我们生活里浮现的课题,如:制水丶MH370丶非法拆迁丶有事找议员等。戏里也用了许多隐喻和对比效果,如阿强和朋友到议员家用餐时,富人和穷人的对比很鲜明,阿强拿着塑料袋要打包很多好吃的给母亲,却面对有钱人家孩子那不明白与鄙视的眼睛。

活着就有出口

电影的序幕是社会边缘人阿强提着水桶爬上蓄水塔去取水,里头却已干涸,这描绘出贫穷生活的开端。妹妹在蓄水塔下那重复的“哥哥”两个字是那麽洪亮,阿强撑起这个家,照顾着患有精神病的母亲(张艾嘉饰演)和不是亲生的妹妹。妹妹在生日当天因一个撞後逃的意外结束了生命。阿强在医院醒来时,看见的是母亲,当阿强问起妹妹在哪里时,母亲那表情,想必是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与压抑。妹妹因没有报生纸,而必须躺在冰冷的停尸房不能回家。

面对家里有精神病的母亲与自己悲惨的命运,阿强没抱怨。可是当母亲不肯吃药而他把母亲捆绑在床上时,母子同时哭了。阿强压抑太久了吧。为了他妹妹,阿强想尽办法,甚至和因义气而挺他的友人去偷车,只为获得足够的钱来做一张假的报生纸,把死去的妹妹带回家。但是他们开着偷来的车时,友人却不小心撞到了一个摩哆骑士,他们选择撞後逃。阿强在车里一直往回看那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骑士,当下的心情应该很复杂吧,他妹妹就是被一个不负责任的司机撞死的,仿佛轮回,他被困住了。

他们一伙把车开到废弃的停车场,朋友们擦了指纹就赶紧逃走。阿强却突然回头开着那辆偷来的车回家去载了母亲,叫母亲上车吹冷气,对於一个那麽贫穷的家庭,这是一种奢侈吧?一辆车,两个人,母亲吃着鸡腿感叹窗外的雨,手上拿着为妹妹缝制的制服(妹妹去世前曾向母亲表达想上学的意愿)。一个长镜头,这故事结束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幕,除了对长镜头的迷恋,还有画面的意境,在那个画面里一家三口团聚了。

戏院里一片哗然与错愕,身边有观众表示看不明白。

阿强面对着很多的不确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吧?每个人都在找着出口。在这个大环境里,我们不也是无能为力吗?面对那些制度,甚至到了麻木不仁的态度,因为许多发生在社会上的事情永远没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我们最可爱的地方就是有点健忘。就像阿强骑着摩哆在大道上穿梭,後面的天桥出现了“吉隆坡与你同在”这几个字。最後女性友人打电话来说议员能够帮忙时,阿强只是冷冷地回了“哦”,那就是心的麻木吧!在这大城市里每个人都忙着生活,该面对的只剩自己。阿强就像墙角的小草,也完全带出了这部戏所要表达的含义:“生命如何出手,活着就有出口。”

我想: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也就是没有结局。贫穷如何定义?贫穷它何时会有结局?它何曾停止?它一直都在发生。

正因为是这样的结局,才留下了一丝丝让人思考的留白空间。不说它是本土最好电影,但它就像社会某个底层的缩影,值得每个人的关注,特别是当社会不再有温度时。导演用镜头说故事的功力更是本土电影的一道曙光。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