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1/09/2018
何俐萍·别让中华文化断层
作者: bslim

事隔23年,马哈迪重提他当年一心想要落实的宏愿学校,还提到了印尼、泰国的华人,没有中文名,没有华文学校,人民同化为一个民族。

说起印尼,让我不期然忆起十余年前,曾到西加里曼丹的坤甸短暂服务的事。那是在苏哈多倒台后的几年,印尼政府改变对华人的政策,允许华人有中文名,鼓励华人新生代重新学习华文,也同意让华人公开庆祝中华节庆。

被禁、被打压了数十年,印尼华人对能重新拥抱中文,欣喜若狂的心情可想而知。于是,乡团当时雀跃对外聘教师开办学习母语班,印尼爪哇邮报网络集团(JawaPost Network Group)属下,在西加里曼丹的《坤甸邮报》(PontianakPost)集团也瞄准中文市场隐藏的庞大商机,邀当地华商投资,办起中文报《坤甸日报》。我和同事就在砂拉越星洲日报和西加报业集团搭建合作桥梁下扮演打前锋的角色,到坤甸支援媒体生力军。但这批媒体生力军,大部分成员是垂垂老矣,没有新闻背景,有的是复办中文报的雄心。勉强有一个当时和我年纪相若的年轻人,精通的是潮洲话,中文只能勉强说几句,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年轻人协助开发市场。

往返坤甸数次,其中一次还遇到坤甸续98年排华事件后,当地爆发颇为紧张的种族冲突事件。当地从商的华人朋友个个如惊弓之鸟,不是提早打烊,便是索性关门不做生意,还有一个朋友甚至已收拾行李,准备出国避难。而我,则被当地的土著朋友下令呆在酒店不得外出。

尔后还到坤甸一次,受邀为当地华人授课,介绍砂拉越华文媒体的作业。我在出席的长者目光中,看到了他们对复兴中华文化的渴求和殷切,但在年轻人的眼神,却看到茫然和不安。断层了至少30年,印尼文成了华人最熟悉的语言,最熟悉的称呼不是先生女士,而是Bapak和Ibu,要重燃学习中文的斗志,复兴之路走到今天依然崎岖难行,《坤甸日报》也在风雨飘摇中,苦苦挣扎。

****

这两天,重阅新加坡前资政李光耀的其中一本书籍《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的双语之路》。李光耀当年让纯华文的南洋大学最终与新加坡大学合并并改为英文媒介语,一生背负骂名,他提到采用英文为政府行政用语是出于实际的考量,也是求生的唯一选择,如果选择华文为工作用语,种族冲突难以避免。南大的转型也促使新加坡的华文中小学面对招生的挑战,也造就新加坡的家长把孩子纷纷送往英校的大趋势,华校因为新生剧降,李光耀顺应趋势宣布把英文列为第一语文、华文列为第二语文。这个重大决定一方面为新加坡多元种族塑造共同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却让华族新生代逐渐失去中华文化的素养。正如李光耀在书中提到:”我担心新加坡学校完全转向英校后,我们的教育体系失去了华校的特质,丧失有礼貌、守纪律、责任感等优良品质。”因为看到全面推动英文教育带来的潜伏危机,新政府政府决定推展特选学校计划,让学生有机会接受更好的中华文化勋陶。

被指意图消灭华文的李光耀也在1989年接受台湾记者访问时说,如果能够回到1965年,他一定会保留华文小学,以华文为第一语文,增加英文作为第二语言的节数,鼓励家长,尤其是讲英语家庭的家长,在小学阶段把孩子送进华校,因为6至12岁是性格和态度塑造的重要时刻,也是灌输中华文化价值观最好的时期。

中华文化的断层让印尼的华人如失根的民族,一个印尼籍华人长辈每一次见面都要屡屡耳提面命,要让下一代学好中文,学好方言,苦心劝勉中隐藏“失去后就再也挽不回”的喟叹。李光耀以功利眼光推动全面使用英语,新加坡能有今日非凡的地位他功不可没,但也从他近30年前的受访,说出:“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感受他的悔不当初。

宏愿学校的概念会不会是威胁华小和淡小生存地位的手段,也不尽然是如此。但从印尼的际遇,李光耀当年的决策,已经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和警惕,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促进种族交融,宏愿学校绝不是唯一可行之道。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