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9/11/2018
冰谷‧(从文学哲理激发的艺术天地—— 画家张培业6 0 年的绘画旅
作者: yflen2

文学、绘画与音乐,是三大艺术创作,而在接受和普及的层面上,绘画、音乐远远超越文学,因为文学要通过教育和文字的结合才能创作和欣赏。

而绘画和音乐不同,绘画透过线条和色彩,所呈现出的真善美让我们以视觉去发现画面的内涵;而音乐则以音阶、韵律打动人心,透过耳膜让我们身心愉悦。

老当益壮、年过80的画家张培业走过60年的彩色人生,一步一脚印,都是在迂回曲折的路上寻找跨越的空间。马来西亚创价学会有鉴于他的画艺成就,于2017年特地为他出版了精致装潢的《心境心景————张培业创作60年》图文并茂的画册,作为总结。这画册分成两部,即《心境情素》和《心景丹碧》。前部是培业数十年的文字创作,配以他的生活历程图照;后部则属于画集创作,60年来逐步提升的历程,水墨、油彩、压克力(Acrylic)兼备,则以压克力为主要采用的染料。

画家谢有锡在《心境情愫》序文中开头写道:“六十余载的艺程,对张培业来说是一页长征理想的愿望。这道行程从来没有间歇过,秉持的就是他那份毅力,对艺术的热忱和执著的坚持,让他传出整个人生艺术的生命。”这段话是张培业对画艺契而不舍的缩写,也点出了他生活的内涵和自我啄磨的历练。

张培业因家境关系只读了4年书即失学,13岁丧父就扛起家庭生活重担,与兄弟开创了明光玻璃镜店,但生活的熬炼并没有把他对艺术的炽热心切断,反而激发他向更高的领域迈步,在知识和绘画两方面都成绩斐然,出人头地!

让人激赏的是他学习进程的淬炼。他坚信学习的疆场层面开阔,学校教育仅属普遍性的认同,自身的意志和勤奋最为关键。是以离开学校后他投入自己的实习天地————发奋每天勤写日记,到今天累积了近30册填满文字的记事本。那些抒发心灵的构思,足够收集和出版成10部作品。同时,培业也与画笔和彩色每天不离不舍,在完成了割玻璃、镶镜框的生活负担之后,就让纸笔与画染占据他剩余的希望空间。

生意滔滔的明光玻璃镜店门庭若市,我和苏清强找他闲聊都选择礼拜日,在店门旁边串铃子,瞬息就听见他“咿呀”开门会客。楼上就是他的工作室,墙壁挂满他的画作,有些斜叠在墙角;长桌上搁著彩笔和蜡染,他每天工余动用的工具。

那时的培业专注于水墨和水彩,运用油布和宣纸,创作题材较偏向于本土意识,他尤其喜爱捕捉马来甘榜的景色,与放眼乡下农民生活的追踪,从田野打谷到橡林割树胶,从弹古乐器到跳浪迎马来舞等种种民风异趣,无不表达出浓厚的马来风光情节与意识,展示了浓烈的马来西亚文化特征。

若从创作形式方面而言,培业早期的水墨/水彩较倾向于写实的摄取,中期与近晚偏重线条的规划捕抓;换言之,他寻求突破,逐渐摆脱旧有的写实框架,走上了接近现代画的创作模式,脚踏实地,从容不迫地踏上成功的殿堂。

如今,培业已向职场告别,有了自己居所和画室。他已然把生活的重点压在画架上,但他对文学的评定也让大家亮眼。他在《心境情素》发出心声:“…………除了各项创作的探索,还要有优秀的文化承传、时代精神的创作,更需要文学底蕴的滋润和提升。”

对文学有如此深切认同的画家极为罕见。培业从失学到自我提升却对文学有深邃的透射力、认同感,我想,或许这也是他在画艺上突出优越的条件之一。

培业高度重视艺术促进了他今天的绘画质量。他在一则短文〈结果〉中,道尽了他作品要求的温度。

他说:“我从来没有推测运作的成败、没有预定作品完成的结果。因为每一张画作,都有它自身发展的构成,自有它不同的需要,和钻动的空间。我依据它的需要赋予它生命,用心去经营,去琢磨,打造画像作每一个部份,都要完美无疵。”

成功没有窍门,更无所谓秘笈,认真磨练是背后的推力。张培业在成功路上的长期琢磨与坚持,是终身学习的典范。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