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04/03/2019
叶福炎.当大山脚作为一个文学空间
作者: 叶福炎

去年是大山脚日新独中百年校庆,配合校庆举办了一场名为“大山脚文学”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邀请了多位著名且着力于马华文学研究的学者,许多作家也前来共襄盛举。

会后出版的论文集,学者们大致上形构出“大山脚文学”的面貌。或许,可以期待“大山脚文学”未来成为马华文学的重要学术议题。

在研讨会举办以前,研讨会的工委会早已出版一本大山脚作家文学作品选集《母音阶》。可惜的是,这本选集的主编以作者出生地作为入选标准,排除了不少作家及作品。

当然,选集往往都会漏选,这是难免的。不过,这也是论文集核心问题:什么是“大山脚文学”?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大山脚文学”?“大山脚文学”与马华文学之间是怎么样的论题?

当大山脚作为一个文学空间,实际上它已不只是一种地理疆界。魏月萍教授将其解释为是“人际活动所创造的结果”,并且它是借由(不管是时间或者空间的)共感所达致的一种认同,包括了个人、民族、国家等不同的认同。

在时间的共感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李有成教授对于1960年代萧艾、忧草与北蓝羚的大山脚诗,怎么呼应个人与家国、国家之间所想像的理想世界。在空间的共感层面,林春美教授的论文分析中则是认为,这些所谓出生在大山脚小说家,他们说的其实是1970年代马来西亚叙事,非仅是大山脚叙事。如此,也构成了马华文学六七十年代的部分重要面向。

不管是大山脚文学抑或是马华文学,这本论文集都具有相当的开拓性。林建国教授的〈大山脚学起手式〉为论文集写下相当雄辩的导言(虽然未放在论文集首篇),而个别作家如忧草、陈政欣、方路的专论,也刻画了不同时期(甚至时空)的大山脚书写。只是,论文集仍欠缺的是大山脚地方与文学介绍的轮廓描绘,包括大山脚的历史、作家、作品、文学社团等,实属可惜。缺乏基本认识的读者,难以理解学者们的论述。或许,这有待更多的学术资源和人力投入方能完成“大山脚学”的建制。

作为日新独中的校友,欣见母校大力推动基础的文学建设,不仅是研讨会,近年来学校也陆续在举办文学营及文学奖。于此,也期待学校作为大山脚的重要教育机构,能够持续发展“大山脚学”并且培育新一代的文艺幼苗。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